贵州“Z世代”苗族女孩染出非遗新时尚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7-01 02:27:36

  中新社贵州织金6月29日电 题:贵州“Z世代”苗族女孩染出非遗新时尚

  作者 周燕玲

  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平远古镇,身穿苗族服饰的“95后”女孩王秋雨端坐在桌前,把蜡刀在烛火上烫一下,然后蘸取黑蜡在白色布面上绘制蝴蝶,随后用毛笔沾染融化的蜂蜡绘制花草,手绘的纹样既不失精细又有国画的意韵。

  “国画、山水画甚至书法,都可与传统蜡染技艺相结合,展现独具东方神韵的民族工艺现代风。”王秋雨一边画蜡,一边向记者分享非遗蜡染的创作理念。

  担任一处手工坊数字 化产业基地负责人的王秋雨,出生在一个苗族家庭,从小看着母亲制作蜡染刺绣长大。4年前从职校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毕业后,王秋雨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苗族蜡染刺绣的推广者。

  织金苗族蜡染一般使用小蜡刀,绘制出来的纹样细如发丝,因而被誉为“指尖上的芭蕾”,2021年入选中国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王秋雨看来,画蜡是织金苗族蜡染最具创造力的一步,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设计思维。因此,她在蜡染制作过程中,不仅使用传统小蜡刀,还使用大蜡刀以及毛笔等工具,以蜡为墨在白布上写字作画。

  王秋雨曾把《中庸》第一章用小篆字体摘抄在棉质围巾上,经过蓝靛染色后,小篆字体与非遗蜡染的融合恰到好处,尽显中国风。

  “我很喜欢书法和国画,就想将二者与织金苗族蜡染工艺结合起来进行创作。”王秋雨说,相比蜡刀绘制传统纹样,用毛笔在布上写小篆或绘画更省时,颇具新中式风格的蜡染产品也十分畅销。

  除了围巾,王秋雨设计的蜡染T恤也深受消费者青睐,许多游客来店里都会购买一件带回家。记者看到,其中一件衣服以蓝色打底,用毛笔所画的鱼儿活灵活现,远远望去仿佛在蓝色的海里游动。

  “希望自己在汲取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年轻人设计出新潮有趣又可以穿出街的非遗服饰。”王秋雨坦言,回到家乡后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作品更具实用性并贴近消费者的生活。

  为此,王秋雨一边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古老的蜡染刺绣技艺,一边将所学知识创新运用到各类生活用品上。展厅里摆满了各种蜡染刺绣的非遗文创产品,不仅有蝴蝶纹样的蜡染帆布鞋、蜡染刺绣高跟鞋,还有加入蜡染刺绣元素的箱包、装饰画、沙发抱枕、配饰等产品。

  目前,王秋雨所在的企业已收录整理了8000余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作为基地负责人,王秋雨除了制作苗族蜡染,还是城市设计师和乡村绣娘的沟通桥梁,每当接到订单,她都会对签约绣娘进行培训,使其产品更加标准化、市场化,符合客户的要求。

  “基地从2023年7月成立至今,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60万元(人民币),接到的海内外订单有鞋子、箱包等产品。”王秋雨说,当古老非遗融入时尚化设计,既时尚又呈现了民族美学独特的色彩张力与生命力。(完)

  在单元庄看来,西安具有新兴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综合优势,跨的领域很多,从传统能源、技术加工到新型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都有很好的基础。这也是在智能化产业革命浪潮中,西安能够抓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风口的重要原因。

  得知消息后,申军良愣了几秒钟,语无伦次地说:“走在路上15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但我也很担心,那些还没找到孩子的家长怎么办?”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4月29日消息:日前,经自治区党委批准,自治区纪委监委对广西宏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朱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并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持续出圈的淄博,似乎解锁了“流量密码”,成了热搜榜上的常客。这也让这座城市的所有细节都暴露在高倍显微镜下,被抽丝剥茧细细审视。

  申军良从来不会和儿子聊起寻亲的事情,但在申聪的视频里,他拍下了爸爸车上的寻亲启事,还呼吁网友们多多关注转发。在申军良看来,这些或许是申聪表达自己爱的另一种方式。

  父子之间的交流也一点点变得顺畅、自然。申聪考上职高后住了校,时不时往家里打电话,每次给申军良打电话,总能聊上很久,“生活,家里事,想起啥聊啥”;申军良和晓莉出去忙,申聪也会带着弟弟打扫卫生,提前做好饭,时间一到,电话就打了过来:“爸爸中午回不回来呀?”

张育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