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5 02:38:32

  中新社厦门6月14日电 题: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中新社记者 龙敏

  “自深(圳)(香)港两地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香港就兴起了一股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新潮流。”

  在14日于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上,香港青年梁毓伟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出发,为现场两岸青年道出了自己对大湾区脉动的真切感受。

  梁毓伟告诉中新社记者, 不少香港青年一到周末就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这个星期到深圳KTV、吃酸菜鱼,那个星期就到东莞逛文创、喝奶茶。“刷香港社交媒体,你会发现大多是在分享大湾区内地城市衣食住行的最新打卡点。”

  “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就业、创业上,港澳青年已经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形成了有效衔接。”梁毓伟进一步解释道,以职业发展为例,仅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资助计划,香港每年就有一千多名青年和一百多个创业团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

  梁毓伟注意到,受益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选择与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共结连理的香港青年越来越多。

  大湾区更是港澳青年实现更好发展的大舞台。一名香港青年将香港的“迷你仓”共享仓库概念引入广州,使之成为当地热门的新兴服务,目前已经有70多家分店。梁毓伟以此为例指出,越来越多香港新生代创业者嗅到商机,依托大湾区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抓住“风口”乘势而上。

  梁毓伟表示,“双向奔赴”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常态。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跨境消费、上学、工作的情况愈来愈多,对香港的贡献也愈来愈大。“香港希望吸引更多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来港学习、发展,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超过14万亿元。梁毓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高质量发展潜力和动能不断释放,成功打造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不可挡。”梁毓伟认为,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可在科研、数字基建上取长补短,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产业链,为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助力。“青年也可透过这些优势,在更广大的舞台上实现梦想,挥洒青春。”(完)

  为确保冬季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他们不仅采取了有效的防冻措施,还提前重点排查了站内设备隐患和问题,并根据气候特点开展隐患消除和问题整改工作。同时,在这轮寒潮来临前,郭光录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增加巡查频次,于每日10时、17时分时段巡查站内设备。遇到恶劣天气,还要增加夜间特巡,每日户外露天作业需要近3小时。

  不过,打电话和搜集工作,都还是为之后的见面做准备。“见面三分情”,张永说,要想成功招商,一定要想尽办法与企业负责人见上面,电话里能谈成的几率不大。而他们的主要精力和大量时间,也花在了“见上面”这件事上——动用自己的朋友圈,通过朋友介绍朋友的方式,一层层去接触、对接。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云南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重点工程哈巴雪山隧道,是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期间,工人们依然坚守岗位,目前,隧道建设进入了最后的“百米冲刺”阶段,预计3月底实现贯通。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1月28日电 题:铁警改编歌曲提醒旅客旅途安全车厢献唱伴务工人员返岗

  传统刺绣得以走向世界,令当地绣娘感到激动和自豪,也促使刘兰芳不断创新产品内容与传播方式。“为将刺绣更好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在图案、材料、造型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良。”她展望道,接下来还将融合中西方文化,比如中国的十二生肖和西方的十二星座,加入刺绣元素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周是一还编著出版《剪纸入门》《乐清细纹刻纸技法与实例》等20余册技法教程(教材)。“‘徒弟式’的传承是‘垂直性’的,而通过书籍的传承是‘放射性’的,范围更广。”周是一如是说。

赖儒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