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对渡筑交流桥梁 两岸同胞共度端午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2 06:04:32

  中新社泉州6月10日电 (吴冠标)正值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第十八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10日在福建泉州石狮市蚶江镇开幕。两岸民众齐聚蚶江古渡口,参与或观看这项特别的端午民俗——闽台对渡、海上泼水。

  当天晌午,平静的海面上数十艘渔船竞渡穿梭,船上的人们手持一盆盆海水向周边船上的人泼去,瞬时水花在空中划出弧线。此外,妙趣横生的海 上捉鸭、灯谜联猜、攻炮城等活动也轮番上阵,令现场的游客、观众直呼“体验感十足”。

  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已有240年历史。1784年,蚶江镇与台湾鹿港开放对渡,两岸同胞船来人往、互通有无,商贸、文化交流盛极一时,海上泼水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应运而生、日渐繁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独有的海上泼水民俗活动。

  但由于种种原因,蚶江和鹿港的对渡曾停摆多年。直到2007年,两岸才携手重启闽台对渡文化节和海上泼水等习俗。

  “两岸同胞在这里以文化为‘舟’、以泼水为‘桨’,共同驶向美好的未来。”石狮市市长余志伟表示,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经过多年发展,影响力不断提升。

  看到如今闽台对渡文化节的繁华场面,祖籍石狮的台湾学者蔡崇熙感慨万分。

  2007年,蔡崇熙第一次到石狮,和当地文化相关部门人员策划闽台对渡活动。在他的记忆中,当时蚶江古渡还很简陋,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我已经连续来18年了,闽台对渡活动的举办规模、两岸参与程度、文化影响等诸多方面,一届超过一届,各种环境、交通等配套服务也不断完善。”

  在蔡崇熙眼中,闽台对渡活动不仅具有传统端午节的历史内涵,更有两岸民间交流的文化内涵。今年,石狮在海上泼水、龙舟赛等传统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同步举办了闽台同宗村族谱展、海峡两岸青年辩论赛、两岸美食嘉年华等活动,彰显了两岸民众携手同心、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

  “现在,我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在闽台对渡文化节设置海上舞台,让这个文化节办得更精彩、更隆重,吸引更多两岸同胞前来参与、参观。”蔡崇熙说。(完)

  武林路地处杭城“C位”,算得上是杭州的中心。全长1650米,西起秀美西子湖,北渡千年大运河。一条路,连通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也汇聚了古今中外客商游人。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数以百计的党派走马灯式地过场、谢幕,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决定性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从最悲惨的境遇转向最光明前途的历程,令中国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让民族从沉沦中奋起、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使人民摆脱受剥削被压迫的惨况、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它们的家园过去却被各类开发建设抢占。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东方白鹳迁徙“咽喉”——渤海湾沿线关键区域的滨海湿地消失59%,种群日渐萎缩。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郑州1月5日电 (阚力)记者5日从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获悉,位于河南郑州的大河村遗址、双槐树遗址分别发现古地震遗迹,震级不小于6级。

  <strong>信心的背后,是中国力量的涌流。</strong>

  12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发布《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新冠肺炎诊疗参考方案(2022年12月版)》(以下简称“协和方案”)。

刘政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