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从历史中“活过来”的大运河 车轮印痕诉说小镇漕运繁盛

来源: 大河网
2024-07-04 06:16:31

  走进中国大运河通济渠商丘夏邑段(济阳镇)遗址展示馆,考古发掘的通济渠河道原貌展现在眼前,大堤内密集的车轮印痕、行人脚印、木桩遗迹、动物蹄印等,可以想象当时“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的盛况。

  “济阳镇是典型的因大运河而产生的村镇。”夏邑县博物馆原馆长张帆说,“大运河通航后,过往的商旅停留,沿河两岸逐步形成集镇,因位于运河北岸故名济阳。据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大运河商丘段还在通航使用,明代以后才逐步废弃……”。

  令人惊叹的是,遗存的大堤上,有依稀可辨的车辙印痕,有加固河堤木桩上清晰可辨的一圈圈年轮。

  “通过解剖,还发现了半个草鞋脚印,草编的纹路十分清晰,另发现一个完整的牛蹄印迹。”张帆说,所有这些,传递了当时大运河上繁忙的信息,说明大运河是在使用中由于黄河泛滥,被泥沙覆盖而废弃。

  在这段遗存的探测中,勘探人员采用了先进的“高密度电法”进行野外测量。隋炀帝杨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挖的这条河,在1000多年后,成就了一次和高科技的对话。

  王良田告诉记者,在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大堤、堤上建筑基槽、堤外宋代道路等遗迹现象,印证了史书中关于大运河堤外为官道的记载,也更加充分显示了隋、唐、宋时期大运河航运交通的繁荣。

  同时,还发现了大量唐宋时期的文物,主要是瓷器,这些器物几乎涵盖了唐宋时期各个窑口的瓷器。

  “数量之多,器型之丰富,窑口之全,堪称是一座地下瓷器博物馆。”王良田分析,仅从这点就足以判断,大运河具有的集散与交流功能是巨大而难以估量的。

  隋唐大运河商丘段开凿于隋代,漕运繁荣于唐宋,一直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肩负着 南北物资运输的重任,唐代时商丘是

  杜甫《遣怀》中写道:“昔我游宋中(指商丘),惟梁孝王都。……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晚会总导演邹志勇、刘樱近日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专访时说,今年的“华人春晚”建构“同过中国年”“同燃中国心”“共圆中国梦”三个层次进行主题表达和情绪铺展,围绕“侨味”“年味”“时代味”,结合创意巧思的独特节目和新颖的高科技视觉“烹制”一台文艺佳肴,与全球华侨华人共情、共感、共团圆。

翻、转、腾、传、顶

小朋友和爷爷学踩高跷、闹秧歌

创意节目<strong>《满庭芳·国色》</strong>

  坐落在三坊七巷内南后街7号的严复翰墨馆,正忙于准备春节期间的“文化套餐”:300余件严复翰墨作品将与游客见面。“先辈用自己的努力造福了中国,我们也应在传承先贤的精神文化中感恩并共同创造更美好的幸福生活。”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说。

  在国际层面,<strong>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strong>介绍,不少国际组织和机构近期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值,普遍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5%左右甚至更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在世界经济持续下行大背景下,疫后的中国将成为今年全球增长最大推动力。

洪宗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