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湖南浏阳发展大棚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20 07:26:29

  中新网浏阳6月19日电(易芳霖)盛夏时节,果树飘香。走进湖南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小寺组果蔬种植基地大棚,果农种植的圣女果大量成熟。深绿色藤蔓映衬下,一串串好似红宝石的圣女果镶嵌藤蔓间。

  “果实生长过程中没有打过农药,纯天然绿色食品,个个颗粒饱满。”果农捧着刚采摘下来的果子对游客说。大棚里,务工群众忙着疏枝、采摘,游客三五成群观光打卡。

  一直以来,石霜村村民都有种植蔬菜传统,但因市场及种植技术等原因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如何利用独特地理优势,让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是石霜村支两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石霜村坚持把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在大棚经济上下足功夫,使温室大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的一把“金钥匙”。

  产品要想吸引顾客,品质必须过硬。果树基地大棚内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质优良,全程用物理、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养出的每一颗圣女果质量都响当当。

  “我们在圣女果的种植、养护、销售等环节,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出产的圣女果品相好、味道佳、产量高,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相信一定会有非常好的销量。”看着大棚里的圣女果,石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书记肖孝炳十分自信。

  据了解,石霜村村民委员会立足发展果蔬种植,持续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发展上发力,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果蔬种植基地,并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发展智慧果蔬大棚,在产业选择、技术培训、产销对接等方面下足功夫。

  目前,该村圣女果产业 发展取得良好成绩,实现了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跑出了群众就业增收的“加速度

  据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介绍,这件青铜方壶高28厘米,宽17.7厘米,腹最大径10.1厘米。其形制为长方形口,扁腹,长方形圈足,肩部饰双系,腹部一侧饰一穿,整个器物锈蚀比较严重,目前暂未发现器身有铭文存在。

  徐银荷的爱心还播撒到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班利村,当地有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图书馆——银荷图书馆。

  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展厅内,王荷波英勇就义的塑像让观众放缓了脚步,他坚毅的眼神透露出视死如归的精神,旁边的展柜中陈列着王荷波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复制件。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王荷波为革命牺牲的故事——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异地展业也是容易触碰的监管红线之一。相较于大行网点密集,民营银行往往受制于“一行一店”限制,营业范围有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积极参与,自觉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纪检监察史,感悟初心使命,筑牢理想信念,发扬红色传统,继承优良作风,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目前来看,

李雅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