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百年非遗江西城南龙灯迎“本命年”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09 04:51:42

  中新社南昌2月3日电 题:百年非遗江西城南龙灯迎“本命年”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临近龙年春节,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南龙灯”传承人史克滨十分忙碌。在他的制作工坊门前,一辆辆装载着龙灯的车带着年味驶向五湖四海。

  舞龙灯是中国民间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村,龙灯制作最早可追溯至元朝,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每到春节,村里家家户户点花灯、敲锣鼓、舞龙出街,龙游处鞭炮齐鸣,声闻十里,蔚为壮观。

  记者近日探访城南龙灯生产基地时看见,数百平方米的厂房内设置了龙头、龙身、龙衣、龙尾等制作区域,每个区域的工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工序。

  “传统龙灯的制作需要选取嫩度合适的竹子,用火烧竹使其柔软,便可以弯曲成型制作龙头。”从事“扎龙灯”已有30余年的史克滨告诉中新社记者,传统龙灯的制作需要百余道工序,火候的把握、扎竹的手法等都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

  史克滨说,手工制作一条长达十余米的龙灯需要一个多月时间,龙灯的结构需重心匀称,龙衣的绘制需鲜艳喜庆,龙尾的扎制需结实耐用,此外还要保证零件组装方便,因此各项工序都必须十分细致。

  “好几年前我们就接到了海外订单,对方表示想通过舞龙灯来慰藉乡愁、感受年味。”史克滨表示,上述订单由于体积较大,运费高达数千元人民币,且竹制骨架涉及海关检疫流程更繁琐。

  为了能让龙灯运输成本和损耗降低,且通关更快速,史克滨在传统城南龙灯的基础上做了创新升级。改进后的龙灯每个零件可以拆分组装,照明方式也从蜡烛变为LED灯,现在一个完整的龙灯寄送海外只需几百元人民币。

  此外,传统的龙灯舞起来需要十余人共同合作,舞龙队员必须密切配合。经过史克滨的改良,现在的“彩带龙灯”可以单人操作,手臂挥舞间,游龙便在空中起舞。

  “自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后,海内外订单量激增,许多华侨华人客户加运费、走空运向我们定制龙灯。”史克滨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近期订单,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的,其中还有客户发来了“买家秀”。

  “还有很多台湾同胞长期向我们订购,他们总说大家都是‘龙的传人’。”史克滨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张台湾客户发来的照片:十余位舞龙队员穿着传统服饰,十几米长的龙灯在夜空中活灵活现,龙头上还悬挂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祈福字样。

  “能不能帮我制作一批能从龙嘴喷出烟花的龙?电子烟花也可以。”记者采访间隙,史克滨又迎来了一位慕名前来的湖北客户。史克滨表示,非遗不能只守着传统,也需与时俱进,自己的很多创新便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改进的。

  “许多海外华侨华人客户反馈,城南龙灯很受当地青少年欢迎,他们会在龙灯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表喜爱。”史克滨表示,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如有可能将建立海外仓,这样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完)

  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俞秀秀连日来探访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年味,并制作成英文Vlog向海内外介绍“中国年”。

  一直以来,就争议岛屿主权问题,日韩双方在各自立场上毫不退让。

  <strong>河南商丘:小朋友爱滑冰 运动过大年</strong>

  乐队成员都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专业老师指导,年龄跨度更是包含“70后”“80后”“90后”三代,在最初的磨合中遇到过不少问题。凭借对音乐的热爱,他们齐心协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年花,是我国部分地区过年必备的物件之一,以求得红红火火、新年喜庆、春意盎然。“每个种类的花都有不同的寓意。这个年桔谐音‘吉’,寓意大吉大利、吉祥如意;银柳谐音‘银楼’,寓意财源兴旺;蝴蝶兰因为花朵形似蝴蝶,寓意幸福美好。”花市展商黄玉红在展区内一遍一遍地向顾客们介绍,招呼着生意。

  去年以来,OPEC+对油市的影响力及“减产挺价”意图明显增大。该联盟去年10月5日宣布将产量配额下调200万桶/日,同年12月4日宣布2023年继续维持减产。OPEC秘书长海赛姆·盖斯近日表示,OPEC+今年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石油市场的稳定。

钱芝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