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举办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25 15:31:11

  关注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

  “空中桥梁”续写“双向奔赴”新故事

  □本报记者 郭北晨

  6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暨中国(河南)-卢森堡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在卢森堡举办,这条“空中丝路”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品牌,高水平开放再次开花结果——

  全国首单跨境模拟机经营性租赁业务落地;中国企业在欧洲成功发行首只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绿色债券;中豫航空集团与卢森堡货航、卢森堡机场分别签署《“双枢纽”建设十年合作框架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经贸交流、资金融通、项目签约,一系列合作密集铺开。

  卢森堡驻华大使卢睿朗评价说:“这次活动的举行,既体现了河南和卢森堡之间的良好关系,也体现了中国和卢森堡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过去十年的合作中,两地在航空物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期待未来十年会更加精彩。”

  活动报道一经发出,全世界的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热情洋溢地赞扬河南与卢森堡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双向合作。“我之前对河南和卢森堡的合作并不太了解,但现在我完全被他们的友谊和共同努力所打动。”“正如许多中国人现在知道了多瑙河一样,我希望有更多的欧洲朋友知道黄河和河南。”

  丰硕成果的背后,是经年累月的努力——

  2013年年底 ,河南航投收购卢森堡货航35%股权,内陆省份河南与全球领先的全货运航司正式“联姻”。2014年6月,“郑州号”承载着开放的梦想,完成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郑卢“空中丝路”的“

  十年奋飞,郑卢“空中丝路”支撑郑州机场国际货运量稳步增加。2014年,从6月开航到11月,短短5个月时间,卢森堡货航郑州航线货运量就突破1万吨;2015年11月,该航线累计国际货运量、国际货运航线数、航班数量、国际通航点等主要指标跃居郑州机场首位;截至目前,该航线物流网络累计为郑州机场贡献货运量超100万吨,给河南带来投资收益超100亿元。

  十年建设,郑卢“空中丝路”辐射面日益扩大。2015年4月,河南航投协助卢森堡货航首启郑州第五航权,开辟卢森堡—郑州—芝加哥航线,将中、美、欧三大经济体一线贯通。卢森堡货航不断加密网络,以郑州为枢纽,先后开通9条洲际串飞航线,通航点由最初的2个增加至14个,航班从最初每周2班增至每周18班,覆盖欧美亚三大洲24个国家200多个城市。

  十年通联,郑卢“空中丝路”也架起了友谊桥梁,有力促进中卢两国文化相和、民众相亲、民心相通。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过程中,卢森堡货航保障了运动员器材和奥委会通信设备的及时、高效运输;2023年12月,郑州至卢森堡直飞客运航线首趟航班从郑州机场起飞,“空中丝绸之路”实现客货运“两翼俱丰”;2024年3月,“小而美——卢森堡文物精品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幕,豫卢间首次实现文物双向交流。

  时间的积累催化发展的嬗变。在这个过程中,河南与卢森堡成为彼此信赖、相互成就的好伙伴。此次活动在卢森堡成功举行,让郑卢“空中丝路”建设全面进阶“新十年”。

  中豫航空集团董事长张明超表示,肩负着河南省航空经济发展主引擎、现代航空枢纽建设主平台、郑卢“空中丝路”建设主力军的职责使命,集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内外联动,加航线、增运力、扩网络,增强郑卢“双枢纽”辐射力、影响力,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卢森堡机场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弗拉萨克对未来充满信心:“机场将继续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改善、跑道、加油站、商务中心等建设方面发力,希望在新十年的合作中,开通更多通往中国的航班。”

  带着更多的惊喜和希望,这条“空中桥梁”还在不断续写“双向奔赴”的新故事,助力一个内陆大省向蓝天要开放的蝶变。

  专家点评

  让世界通过“空中丝绸之路”认识河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 郝爱民

  中豫航空集团与卢森堡货航携手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这不仅是一条物理上的航线,更是一条连接河南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现实与未来的桥梁,让河南更好地融入了世界,也让世界通过“空中丝路”认识了河南。

  “空中丝路”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要实现其更高质量的发展,还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构建有利于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发展的制度环境,鼓励航空企业发展国际航线,提升航空运输服务水平,推动“空中丝路”网络向更多国家和地区延伸。

  其次,要拓展“空中丝路”内涵外延,聚焦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网络建设、航空产品贸易三大领域,推动“双枢纽”模式复制推广,强化豫企抱团“出海”,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重要支撑。

  最后,要在发展产业上下功夫,以航空物流为核心,吸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积极吸引欧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航空偏好型产业来豫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临空产业集群,推动交通枢纽优势逐步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随着“空中丝路”越飞越广,郑州将有机会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节点,河南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将更加便捷,中欧金融与科技合作将迈入新的阶段。

  《 河南日报 》( 2024年06月25日 第 04 版)

  蔡兴明每天的工作内容是重复且单调的,却又关键而重要。将近八年的工作时间里,无论是炎热的夏日还是寒流到来的冬天,他和调车组同事们每天都要穿梭在一列列客运、货运列车之间,行走在铁轨之上,确认列车行驶安全无误,安全取送每一辆列车。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苏吉吉纳里水电站机电安装项目部机械队施工员 马丽君:现在是最后一台机的定子下线,前面2、3、4号机已经顺利通过了耐压试验。

  她把对邓老师的思念,都化为唱歌和练琴的动力。在她的生活中,音乐早已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要好好学习,努力练习唱歌,长大以后成为邓老师那样的人,让更多山里的小朋友爱上音乐。”

  步行街带动了沿街店铺生意,在一家菲律宾连锁速食餐厅内,顾客们排起长龙。来自菲律宾的特蕾西和朋友们一起来到餐厅聚餐。她说:“身在澳门,肯定要感受一下农历春节的氛围,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意思。”

  春节期间,首都博物馆开放时间延至晚八点,举办“春节大吉瑞兔拜年”“纸艺体验——爆竹声声辞旧岁”“伯矩的礼物”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夜场活动。同时,该馆于1月20日推出“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展”,以实物展出和数字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呈现皇家敕造、民间捐制、文人情怀等多种风格与类型的宗教美术作品。

  人勤春早。临近春节,从岭南大地到东北平原,一派粮食生产年年抓紧、季季压茬的忙碌景象。

许静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