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文天祥与忽必烈》首演

来源: 新华社
2024-06-29 03:40:29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高凯)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市曲剧团年度新作、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文天祥与忽必烈》日前于在天桥剧场完成首演。

  北京曲剧《文天祥与忽必烈》将文天祥、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置于宋元两朝更迭的历史巨变之宏大背景中,以北京曲剧的艺术形式为载体,以文天祥奋勇抗元及至大都被杀为主要故事线索,塑造了大义凛然、彪炳千秋的文天祥人物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一位运筹帷幄、多谋善断、胸怀韬略的忽必烈。

  北京曲剧《文天祥与忽必烈》邀请了国家一级编剧刘侗担纲编剧,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教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赵伟明执导,国家一级作曲、北京曲剧功勋作曲家戴颐生任音乐唱腔设计,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彭丁煌任服装设计,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边文彤担任舞美设计。剧中主要人物的扮演者胡优、王厚义、李相岿、翟亚龙等均为北京市曲 剧团优秀中青年演员。

  谈及文天祥的故事与北京曲剧的结合,编剧刘侗表示,文天祥牺牲在北京,他的精神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财富,是照耀并塑造千年古都最为耀眼的光芒之一。北京曲剧诞生在北京,是北京这座城市孕育滋养了它的全部生命,因此文天祥的故事通过北京曲剧来表达是在该剧在创作之初便有的想法。

  该剧导演赵伟明表示,《文天祥与忽必烈》是带有悲剧色彩的正剧。正剧要正,就是按照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径从人物性格、人物心理出发演绎故事;正剧亦忌讳“过正”,忌讳忽视微妙复杂的人生体验与心理现实处境。

  音乐是戏曲的灵魂,该剧作曲戴颐生在谈及该剧音乐创作时说,用音乐线条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是北京曲剧作曲的职责,北京曲剧是包容性非常强的地方戏曲剧种,这部戏的作曲贵在坚持剧种音乐本体的基础上,融入蒙古族音调塑造了简练粗犷的大汗的音乐形象,又结合民歌小调塑造了明朗、细致、深情的文天祥才子忠臣的音乐形象,最终呈现了一场相得益彰,融得和谐的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北京活态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唯一土生土长于北京的地方戏曲剧种。2021年北京曲剧被列入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京曲剧的音乐唱腔以单弦牌子曲为基本音乐素材发展创作而成,道白以普通话为基础,突出北京语言的特色,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

  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崔迪表示,《文天祥与忽必烈》是院团2024年打造的首部重点大戏,主创团队集结了国内戏曲界的顶流,主演集结了院团老、中、青三代同台献艺,该剧在宣传推广模式上有所突破,即首次联合新影联院线,在其直营影院内投放影片映前贴片广告,以扩大品牌影响力。

  北京市曲剧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戴兵表示,今年是北京曲剧剧种命名72周年,北京市曲剧团建团40周年。这次原创北京曲剧《文天祥与忽必烈》的创排,既是北京“四个文化”建设中对古都文化地再开掘,也是剧种特色与题材创新的新尝试。(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标准协调管理机构,负责标准项目承担单位评审、标准协调性审查、跨专业标准基础研究、重要标准的宣传培训、推荐性标准的评估、专业委员会的考核评估等综合性标准管理工作。

  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半个世纪以来的真实叙事,也是双方应当继续争取的共同目标。中美在双多边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可以合作、应该合作的事情很多,双方应努力使合作清单越拉越长,而不是越缩越短。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美进出口总额达5.05万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这充分说明,尽管美方一些人执意要对华搞“脱钩断链”,但中美两国人民的选择是合作,中美合作的动力是共赢。巴厘岛会晤期间,拜登总统明确表示“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美方应言行一致,停止把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在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方面,中美合作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近日在《外交事务》撰文指出,美中如果没有稳定的关系,不能在有共同利益的议题上开展合作,世界将变得“非常危险和不那么繁荣”。

  1月19日,宝洁公布2023财年第二季度(2022年10月1日-2022年12月31日)财报,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2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4亿元),同比下降1%;净利润为3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7.4亿元),同比下降7%。宝洁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n Moeller表示:“我们在2023财年第二季度取得了稳健的业绩,但成本和运营环境仍然非常困难。”

  春节假期虽已结束,但以学生游、亲子游为主要消费热点的节后错峰游依旧火热。来自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1月28日以来,本地和周边游依然保持着较高人气,尤以亲子游热度最高。一个明显的现象是,长线游方面,一些热门目的地的机票、住宿等价格大幅下降吸引了错峰游客流,三亚、厦门、大理、昆明、哈尔滨、沈阳等春节热门目的地在节后依然保持较高热度。

  【现场】

  兰州交通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的铁路高校,地处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立足区域培养大交通建设急需的国际化人才。该校也持续为中老铁路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许多该校培养的老挝籍留学生正在为中老铁路贡献力量。

杨智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