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频发 未来城市如何“应烤” 有啥“凉方”?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12 22:41:27

  昨天(6月11日),河北的多个城市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这在历史同期中也属罕见。

  河北省会石家庄,以40.8℃,刷新了今年气温最高纪录。有网友说,“河北的空气热得吸一口都烫肺”。阳光猛烈,热浪滚滚,很多行人都纷纷穿上防晒衣,戴上遮阳帽,抵御着强烈阳光照射和热浪侵袭。为应对此轮持续高温天气,石家庄市加大道路喷洒作业频次,降低路面温度,减少扬尘。邯郸的温度也达到了39摄氏度。

  持续高温,受到影响的,自然包括环卫保洁工作。在廊坊市,环卫部门调整了作业时间作业频次,以最大限度减少大家在高温下工作。

  从常年来看,6月下旬到至7月上旬,是河北出现高温的普遍时间段,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 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也让今年的防范显得格外重要。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陈小雷:据河北省气候中心预测,河北省今年夏季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高温日数偏多,可以说未来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首先作为气象部门要强化天气的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地发布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其次,要加强同相关部门比如同供水、供电等行业的密切合作,及时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加强高温灾害方面的科普宣传工作,及时提醒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增强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和自救能力。

  极端天气频发 城市管理经受考验

  面对近年来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情况,我们要如何应对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端午节前后,各地的高温预警不断。酷热,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极端高温,近年来,也越来越频繁。

  德州市民 张安琪:出门明显感觉到气温比以前要高很多,得亏是提前准备好了防晒帽、防晒衣之类的东西。

  极端高温,已经是一种灾害。除了个人防范,每一座城市,预警是否及时?准备是否充足?应对是否有力?也越来越被关注。

  回看2022年8月,重庆出现有记录最高温度45℃,当时不少区县发布电力供应告急的通知,随后,整个川渝地区,不得不紧急安排“让电于民”。持续性的罕见高温,让能源在极端情况下如何保供,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元丰:这种做法是对的,保民生,工业用电停了。但是工业用电停,我们也不是让它一刀切,而是让它合理有序,基于对我们用电负荷的分析,然后分级分批有序地来安排这种工业用电。未来对我们的电力建设,也不是在现在常态下来建设我们这个电力,未来整个电力系统的建设也要考虑高温带来用电负荷的增加。

  同样是2022年,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经历夏秋连旱,处于枯水位12米以下时间长达142天。刷新1951年同期最低水位。水利、抗旱设施体系暴露出的短板,也成为需要总结的经验。

  到了2023年,华北大部又经历了一场高温,首个高温预警较往年同期早发了13天。“避暑胜地”承德,猝不及防地以40.9°成为那一天全国最热的地方。一个多月后,京津冀地区又发生历史罕见暴雨天气过程。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这给“气象预警”提出更高要求。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高级工程师 陈红旗:从地质灾害影响因素来看,最担心的是极端的天气变化,因为旱涝的急转,岩体会对水更加敏感,所以尤其是前期干旱,后期可能出现极端降雨的时候要特别引起注意。

  进入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就发布报告称:全球刚刚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月!今年5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高出1.52℃。这已经是连续第12个月,全球单月平均气温打破同期最高纪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重要决策,推动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等多方面作出重要论述。央视网《天天学习》特推出长图解,与您一同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教育观。

  甘泉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的一名乘警,今年是他值乘的第20个春运。2月7日在南宁开往上海的T82次列车上,甘泉将在28个小时的旅途中守护旅客安全出行。

  全面注册制下,多元化的发行定价方式对保荐机构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谈及未来保荐机构如何在直接定价方式中寻找估值定价逻辑,孙金钜认为,保荐机构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竞争优势和商业模式等因素,要跟投资者做充分沟通,平衡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发行人的融资需求。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7日电 (吴家驹)鱼塘连片,芦苇摇曳,鹳鸣声声……在水草丰茂的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被誉为“鸟类大熊猫”的东方白鹳,在这里定了居安了家。

  稳定的工作、满意的收入、舒适的生活环境、丰盈的精神世界、宽广的奋斗舞台……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以来,中原油田从职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积极打造物质、精神、成长“三位一体”生活品质提升品牌,一大批聚焦职工思想引领、建功立业、待遇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的政策制度陆续出台,一线职工奋斗成就梦想、实干成就事业的意识愈发强烈。

  “好像是,咱们赶紧看看去吧。”

王怡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