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期货黑龙江地区大豆、玉米调研(嫩江、讷河)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2 04:47:20

  第四日,调研团分别对嫩江、讷河两家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走访。

  嫩江企业(贸易)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豆)

  预计今年大豆价格低于去年

  预计今年本地大豆价格低于去年,原因是大豆需求量没有显著增加,叠加进口大豆价格冲击,预计价格在2.2-2.3元/斤,需要重点关注国储拍卖情况。去年开秤价为2.5-2.6元/斤。

  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提升

  据该企业了解,嫩江总共耕地约为1200万亩左右,今年大豆种植面积为700万亩,去年不到550万亩。

  大豆生长不太乐观,单产预计每公顷5000斤左右

  该企业预计本地区减产面积或有所增加,单产或为每公顷5000斤左右,主要原因为气温偏低,并担忧7月左右出现多雨情况。

  种植成本有所下降,地租平均降1000元/公顷

  据该企业了解,嫩江地租今年在11500-12000元/公顷区间,去年为13000元/公顷,其他成本基本持平。

  库存减少近半,农户基本无库存

  该企业目前库存为3000吨左右,去年同期为5000-6000吨。库存多少主要参考当前价格情况和对未来的价格预期。农户基本无库存,其它贸易商存粮也较少。

  供货淡季,需求欠佳

  5-9月为供货淡季,下游需求较少。

  南方、进口豆价影响本地价格

  南方豆价和进口豆价均会影响到本地大豆销售价格。

  灵活运用期货 工具,有益于大豆贸易

  灵活运用期货工具,对于大豆贸易来说十分必要。对于基差点价、现货套保等本地企业都在积极学习尝试中。

  讷河企业(贸易)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豆)

  预计今年大豆价格前景不乐观

  该企业预计今年大豆价格2元/斤左右,去年2.4元/斤左右。

  大豆种植面积微增,玉米持平

  据该企业了解,讷河今年大豆种植面积预计290多万亩,去年为288万亩;玉米去年为240万亩,今年预计持平。

  大豆生长正常

  据该企业了解,目前本地区大豆生长良好,降水正常,积温不足但是影响不大,只要开花期生长环境好既可。

  种植成本有所下降,地租、肥料略降

  据该企业了解,讷河地租今年地租为850/亩左右,去年为900元/亩;肥料价格略降。

  大豆贸易氛围好

  讷河地理位置占优,认为是目前最大的大豆贸易集散地。贸易氛围极佳,近几年新增很多贸易商,多采用薄利多销的模式。

  期货工具应用人群广泛

  本地区在期货工具应用上获益的人带动了身边同业者学习了解期货,参与人群逐步扩大。

  尝试卖货新模式

  本地有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新的模式进行大豆销售。

责任编辑:赵思远

  虽然是一部严肃的现实题材剧集,但《狂飙》并没有一直板着面孔讲故事,剧中也有不少令人捧腹的瞬间,让整个追剧过程轻松不少。

  “人”虽找到,此时萦绕在胡鑫宇家人及围观者心头的,除了悲伤,还有更多的疑问。“缢吊”是不是等于自杀?胡鑫宇的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被发现遗体的地方是不是第一事发地点?在“失踪”的三个多月时间里,胡鑫宇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遗留现场的录音笔里又是否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疑问的解答,是能否廓清过去一段时间围绕“胡鑫宇事件”所负载的一连串猜测、传言的关键,也是对一条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春节之后,各大工厂需要开足马力进行生产,第一就是消化经济回暖大势下不断增加的订单。”王鹏表示。订单增加的同时让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缺口,在宁波,当地人社局于节前对市重点工程、外贸企业等各领域的3147家企业开展专项调查,结果显示预计返岗率超过80%,但对于不少在手订单多、准备增资扩产的企业来说,人手仍显紧张。

  根据通知,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各城市政府可于每季度末月,以上季度末月至本季度第二个月为评估期,对当地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9月~1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截至“新政”发布共有39个城市符合条件,上述提到的郑州、唐山、太原、九江等城市均在列。

  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苏宁易购全国可比电器店客流量对比2019年持平略有增长,销售额增长5%。包括净水器、除菌冰箱、消毒柜等在内的健康家电销售量同比增长154%,投影仪销售量同比增长126%,空气炸锅、烤肉机、电蒸锅、蒸烤机等厨房生活电器销售量同比增长145%。暖风机、油汀、踢脚线取暖器等销售量同比增长315%,空调销售量环比增长215%。

  诚然,在影视工业高度细分的当下,宣发通常由第三方团队运作,所以一些荒唐行径本身当与作品分而论之。可归根结底,宣发也是电影的重要一环,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或将“败光”电影作品所积累的“大众缘”,甚至有可能影响到资方主创最在意的票房成绩。因此,面对批评质疑不该置之不理。要知道,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是大众凭一张张电影票共同创造的。每一位走进电影院的观众,都乐见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票房节节攀升,不该让任何一环的无知傲慢,伤害了他们的热情与产业的健康发展。(黄启哲)

叶阳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