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内蒙古:预计到2030年将完成9700万亩治沙面积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7 22:12:47

  国新办7日就“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重要地区。能否介绍一下自治区在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成果?

  “国家‘三北’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各个媒体都很关注,实际上最大的任务量是在内蒙古。”王莉霞介绍,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主战场就要打主攻,内蒙古闻令而动、迅速行动,去年完成防沙治沙的面积有950万亩,完成了年初计划的1.5倍,预计到2030年将完成9700万亩的治沙面积,不仅要给沙地披上绿色的“防护服”,还要打造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

  比如毛乌素沙漠面积比海南岛还要大,现在80%的沙漠化身为绿色宝地,绿色版图向南推进了200公里;库布其沙漠面积有2115万亩,现在已经超过40%披上了“绿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巴彦淖尔市的磴口县,西临乌兰布和沙漠,在沙漠的东缘建 了一条林带,这条林带长154公里、宽100米,使得沙漠东缘后退20公里,每年向黄河的输沙量减少了九成多。

  王莉霞表示,今年内蒙古把防沙治沙和新能源发展结合起来,实施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规划配套新能源装机超过1亿千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就在库布其沙漠的北缘、黄河的南岸规划建设长400公里、平均宽5公里的“光伏长城”,通过防沙治沙和光伏一体化工程的推进,让黄沙变“绿野”、变“蓝海”。

  内蒙古还全方位调动企业、农牧民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现在已经有几十家央企、国企和民企参与进来,全区上下掀起了防沙治沙的热潮。特别是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广大群众投身到治沙事业。像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的阿拉善盟,大规模建设梭梭、肉苁蓉、锁阳等沙生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当地农牧民致富,特别受群众的欢迎。

  对于“若处理水排海,将如何看待福岛县产食品安全性”的问题,有93%的韩国人认为“很危险”和“有点危险”,在所有受访国家中比例最高。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认为“危险”的比例均超60%。

  三孩政策出台后,配套支持措施落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通过给符合条件的监护人增加相应的个税扣除额度来减少个税税基,从而减轻个税负担。

<strong>  成绩亮眼 来之不易</strong>

  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额较2021年飙升12.2%至9481亿美元。出口额较上一年增长17.7%至3.01万亿美元,进口额增长16.3%至3.96万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逆差额增长9.3%至1.19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额下降0.6%至2437亿美元。

  <strong>我国儿童用药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strong>

  从这些目标数据不难发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蔡哲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