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告披露不及时,梅雁吉祥及相关责任人被通报批评,去年亏损过亿元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12 12:15:01

  界面新闻记者 | 宋逸霆

  梅雁吉祥6月11日晚间公告显示,因公司未向市场及时揭示业绩亏损风险,上交所对梅雁吉祥及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能勇,时任财务总监刘冬梅,时任董事会秘书胡苏平予以通报批评处分。

  梅雁吉祥成立于1993年1月,1994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经多年运营,形成了集水力发电、地理测绘信息、民办教育、矿产资源等制造业为一体的业务板块。公司拥有10家全资及控股公司、4家分支机构,总资产27.28亿元。目前水力发电业务建成投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15.1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约4.7亿度。

  通报批评

  上交所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经查明,公司于2024年3月16日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7500万元至-1.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为-7800万元至-1.08亿元。2024年4月18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1.02亿元,全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降幅。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负值,应当在 2023年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及时、准确地披露业绩预告,以明确市场预期,但公司迟至2024年3月16日才予以披露。公司因业绩预告披露不及时,未向市场及时揭示业绩亏损的风险,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地理信息业务营收骤降

  根据梅雁吉祥2023年年度报告所述,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3.1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5.31%,其中,报告期内主营业务电力生产收入为1.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7%,主要原因为公司电站所在地区报告期内降雨量同比较为均匀。报告期内地理信息业收入为1.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64%,主要原因是公司年度内业务量的缩小使收入同比大幅下滑。

  公司一季报也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19.35万元,同比下滑70.21%,净亏963.0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公司对营收大幅下滑的解释亦是报告期地理信息业务收入减少所致。

  界面新闻了解到,梅雁吉祥2021年及2022年的营收大部分是由地理信息业务所贡献的,该业务于2021年占主营收入比重为77.73%,2022年占主营收入比重为65.28%,然而于2023年,地理信息业务收入仅占主营收入的38.19%。

  关于公司营业收入为何大幅下降,该下降是否具有持续性,界面新闻采访梅雁吉祥证券部,对方回应称,公司营收下滑主要系控制应收账款过高的问题,因此2023年只承接了高质量的业务。对于公司股价已接近面值退警戒线,是否会采取措施维护股价,保护投资者利益,对方回应称,公司在这方面正在努力,但是股价更多的是受市场因素影响,公司正在多方寻求措施稳定公司股价。

  梅雁吉祥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是当期亏损的重要原因,当年控股子公司广州国测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现象,公司对对广州国测计提计提商誉准备1.19亿元。这直接导致了公司2023年全年净利润亏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strong>观天下·俄乌冲突|加码拱火 美国首次准备向乌克兰提供远程火箭弹</strong>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可介绍,平陆运河项目实现实质性开工后,各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平陆运河项目力争今年2月完成各分项工程施工图设计批复,3月实现平陆运河全线施工。运河建成通航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内陆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strong>贝尔恩德·迈尔:</strong>这要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大致在1400年至1450年,那时迪特福特属于艾希施泰特(Eichst&#228;tt)教区,所以主教府派税务官到迪特福特收税。当时迪特福特建有城墙,还有两个大城门。当税务官来到迪特福特,居民们紧闭城门,并在城楼上说:“不,我们不交税,因为主教都不关心我们。”在此情况下,税务官不得不离开,并在书中记载此事。在这本流传至今的书中,税务官们表示,迪特福特居民像筑城墙进行防御的中国人一样。这就是当地居民被昵称为“中国人”的由来。

  数据显示,德国2022年贸易顺差约为760亿欧元,连续第五年下降。德国联邦统计局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德国进口能源成本猛增。

  专家认为,RCEP成员之间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域内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劳动力要素齐全。在原产地累积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负面清单推进投资自由化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下,成员国间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使得相关产业布局可以更灵活地遵从效率原则,促进成员国间产业链供应链合理布局。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2日电 2日,国新办就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综合司司长杨涛表示,中澳贸易的主体是企业。两国企业根据需求和市场条件,自主作出商业决定。中方采取的检验检疫和贸易救济等措施,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将其误读为限制措施显然是不合适的。

蔡哲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