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上的数据,就是大家种好地的底气”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14 08:59:15

  西藏拉孜县青稞种植用上数字化系统——

  “屏上的数据,就是大家种好地的底气”

  人民日报记者琼达卓嘎 人民记者吴雨仁

  “这几天一直在检测村里农田的土壤养分情况,也看了村里的农业气象监测站情况,今天开始可以陆续地进行种植了,不过油菜花和土豆还要再等等。”开尊说完,达瓦加拉立马开朗了起来。“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个平台,耕种就不用再担心‘天’变脸了。”达瓦加拉指着村委会墙上挂着的LED数字大屏 幕,一脸好奇。“虽然我看不懂,但是只要来村委会咨询,自家农田是否适合种植,都可以在这里看得到

  唠完嗑,达瓦加拉从村合作社拿了旋耕施肥播种机的钥匙,伴随着“轰隆隆”的响声前往了农田……记者赶到农田时,达瓦加拉正在拖拉机的驾驶室里,熟练地操作着智能数字监测盒,“这个在每个农机具里都装了,之前我也参加了县里的应用培训。”达瓦加拉说,现在耕种一体机这么方便,我们当然也要用好这个系统,方便县里实时掌握耕田情况,这样我们以后耕种就会越来越科学了,粮食损失也会越来越少了。

  达瓦加拉家农田面积120亩,算是村中大户,其中90多亩用来种植青稞。“过去家里的6个劳动力一年到头在农田里埋头苦干,没有多余的劳力去养家糊口,虽然能吃饱,但是经济确实困难。”达瓦加拉说,如今家里从耕、种、收只需要夫妻俩,其余都外出务工,解放了家里的劳动力。

  为解决村里外出务工与住家耕种劳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坚达村成立了十善农业机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探索以耕地入社解放多余劳动实现增收致富。自合作社成立以来,该村每年共解放劳动力120人,实现外出务工增收360余万元。

  达瓦加拉也是合作社一员。他还每年可以从合作社拿到7000余元工资。去年,达瓦加拉家庭收入达24万余元,青稞产量有6万多斤。“今年有了更加科学化地种植,我相信今年的产量一定会比去年高。”达瓦加拉高兴地说。

  拉孜县是西藏有名的粮仓。近年来,拉孜县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探索用数字化和现代装备等高科技手段推动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拉孜县正在创建第一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实施数字化管理,主要用于青稞种植过程的记录,同时可以实现耕地矢量化管理,农情实时化监测、农机可视化作业、农技系统化帮扶、种植全程化追溯等。”拉孜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次仁说,为青稞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和在线帮助,对青稞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数字化变革,从而实现减少灾害风险、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强品质,助力乡村振兴,最终保障全县粮食安全。

  建议没有感染的老人,尽快去接种。

  2017年,周小茵迷上非遗唐菓子,她上网络视频学习,请教懂面食的行家,并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

  谈及来到这里的原因,可可西里森林公安的警员们有着各自的故事,彼时刚刚退伍的赵新录觉得,“军人就该到偏远的地方守护”,经营着一家修车铺的尼玛扎西“想要一份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在玉树从事公职的袁广明“想去无人区保护藏羚羊”。

  此前,财政部发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217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4258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85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3%。

  2月,总统马克龙宣布其连任当选法国总统后的长期能源计划,包括重启核能,目标是在2050年前建造6座新的第二代欧洲先进压水堆,延长核电站使用期限至50年,并明确提出“不再有关闭目标”。

  <strong>沉默性低氧、“白肺”是怎么回事?</strong>

陈胜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