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弟子”走进浙江宁波花式过端午 感受地道中国味

来源: 股城网
2024-06-08 21:31:54

  中新网宁波6月7日电(林波)折粽叶、填米饭、打绳结……端午临近,“洋弟子”们走进浙江宁波花式过端午,感受地道中国味。

  在宁波市江北区外滩街道盐仓社区内,粽叶飘香,歌声悠扬,来自摩洛哥、马来西亚、南非等国家的十余位国际友人与社区居民齐聚一堂,讲民俗、包粽子、玩转非遗,共庆端午佳节。

  在阿姨们手把手教学下,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利亚斯连包了三个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学习包粽子,挺有意思的,多练习几次就会了”。

  包完粽子后,利亚斯还将粽子“打包”带回学校,与其他朋友一起分享。

  “端午节就要吃粽子,甜咸我都喜欢。”来自西班牙的“中国女婿”乔恩在该社区生活了十余年。活动现场,他用带来的手风琴为大家演绎了一曲《我爱你中国》,“虽然也会想念在西班牙的家人,但现在我的 家在中国,我很爱中国,也很爱中国美食”。

  据盐仓社区党委书记魏柳燕介绍,该社区内居住着较多国际友人,平时也会开展活动让大家更好融入社区,“恰逢端午佳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国际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无独有偶,在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长岭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身着传统汉服的“洋弟子”们好奇地围聚一起学习包粽子,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

  “我们是第一次教国际友人包粽子,没想到他们包得很专业!”形状各异、憨态可掬的糯米粽让有着40年包粽子经验的当地居民钱霞连连称赞。

  “粽子软糯糯的,跟我家乡的米糕饭有点相似,我相信粽子在我的家乡也会大受欢迎。”来自毛里求斯的“洋弟子”理查品尝碱水粽后如是说。

  “不管是我身上的汉服,还是艾草船,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独特。”来自罗马尼亚的“洋弟子”米茹娜受访时表示,平时她也经常将生活中的点滴通过照片的形式与家人分享,“希望下次可以带着家人实地感受中国文化之美”。(完)

  1957年张铁林出生时,正赶上一段比较困难的日子,那时候他和爷爷奶奶同住在唐山小佟庄后街,他记得小时候每当午后夹杂着激昂呼号和鼓乐的大热闹落下之后,他们总冲到石庙前头,争抢那些还没有燃尽的香烛。到了上学的年纪,他随父母去了西安。小学、中学、上山下乡,从农村回来后到工厂做工人,他整个价值观念形成的年岁都在西安。

  中国是G20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并一直推动G20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上发挥引领作用。虽然这一届G20峰会被地缘政治的阴影笼罩,但世界在经济领域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增无减。正如此次G20峰会的东道主、印尼总统佐科所言,“G20不是一个政治论坛,它是关于经济和发展的”。我们希望所有成员都能正心诚意,让G20发挥应有作用,而不是把地缘政治的棋子,下在G20的桌面上。

  随着时代气候变幻而经历的那些秋冬春夏,一直被张铁林揣在怀里,时机合适的时候,可以成为创作的土壤。留学结束又没什么戏拍的日子,年龄正是30来岁,用他的话说,是思维最活跃,创作的最好年龄。他写了好几个剧本,“十天半拉月”就能拿出一个,有的写上山下乡、知青生活,有的反思社会和人性,一部分拿出来拍了,有一些还在抽屉里躺着。拿出来的那些有不错的成绩,《山不转水转》《孙子》《椅子》都获了奖。

  “哎,你们吃饭了没有啊?”刚说完景的事,他又伸过头问边上的剧务。“操心……”路过的工作人员偷偷念叨他。脖子上挂个老花镜,套着黑色老大爷马甲,有肚子,微驼背,头发染成花白,不得不说,张铁林挺像他戏里的那个北京退休老头儿了,只有在念独白时中气十足的嗓子,还能让人依稀想起昔日电视剧里威风的“皇阿玛”。

  目前,两名出舱航天员已完成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小机械臂的支持下,进行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等作业,并开展舱外自主转移应急返回能力验证。其间,航天员蔡旭哲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目前,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131例(本土115例,境外输入16例),接受隔离医学管理的无症状感染者484例(本土457例,境外输入27例)。

赖妙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