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少年共同参观北京动物园

来源: 杭州网
2024-06-12 10:10:24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中美青少年共同参观北京动物园

  作者 国璇

  “我给你们俩拍张合照吧。”在北京动物园奥运熊猫馆内的文创店,美国格罗伦克高中学生裘德·克里斯蒂安·米兰(Jude Christian Milan)和北京中学国际部高中生郑风伟头戴同款熊猫图案的渔夫帽,另一位北京中学高中生李浩铭用手机为两人拍摄了合影。

  9日,“未来之桥”中美青少年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是“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旗舰活动的组成部分。来自美国新泽西州格罗伦克高中的11名师生,与友校北京中学的9名伙伴学生走进北京动物园,近距离观赏大熊猫、火烈鸟等高人气动物,并与志愿者交流互动。

  代表团先参观了亚运熊猫馆。大熊猫“萌大”午睡醒来,正慵懒地行走。裘德是第一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熊猫,兴奋地掏出手机拍照“打卡”。“之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大熊猫,亲眼看到后很激动。它们可爱又有趣,我也把照片和视频分享给家人。”

  在近两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内,郑风伟向裘德介绍了居住在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的情况,两人也不时分享各自的高中生活。“美国的高中生活弹性更大,选修课程丰富多样。我们都热爱体育运动,聊了很多彼此喜欢的球星。”郑风伟说。

  行至水禽湖边,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志愿者魏谭希林用英语为代表团讲解大食蚁兽的生活习性。以什么为食、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为何长相奇特……美国青少年对这一濒危动物的疑问,在志愿者处得到了解答。

  去年11月,中方宣布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此次来华的9名美国青少年就是这5万人中的一部分。

  和他们一样,学校管理人员米歇尔·黛拉·福图纳(Michelle Della Fortuna)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每个孩子都学过古代中国的历史知识,也有一些人选修了中文课。此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同龄人的日常生活, 虽然中美文化有所不同,但两国青少年都热爱音乐和运动,对世界抱有旺盛的求知欲,共同点多于差异。”

  对于代表团随行老师克丽·霍姆格伦(Keri Holmgren)来说,此行既陌生又熟悉。2019年,她曾作为夏令营的英语老师前往武汉。时隔五年,虽然游览的地点不同,但中国学生的热情和好学再次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学生对美国文化很好奇,也乐于向美国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这种交流项目很宝贵,人们了解得越多,越能尊重和包容文化多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上个月,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宣布,今年年底将从中国迎来两只大熊猫,即雄性大熊猫“宝力”和雌性大熊猫“青宝”。

  “到时候我会带着孩子们去华盛顿看大熊猫。”克丽笑着说,“希望明年能和更多学生来到中国,前往一些更小的城市,感受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中国。”(完)

  在2月8日(正月十八)前,福州预计安排9架专机、1列专列从云南、贵州、重庆、四川、宁夏、甘肃“点对点”接回务工人员约3000人,通过发动各县(市)区、企业通过包车预计接回务工人员超7000人。(完)

  一年来,中俄经贸合作逆势前行。双边贸易额增长29.3%,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能源、核能、航空、航天、基建等领域战略性大项目稳步推进,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实现通车、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铺轨贯通。两国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合作势头强劲。

  大年初四,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内,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穿上棉衣、戴上厚帽,格尔木炼油厂生产办公室副主任王志云开始了例行巡检。

  临近春节,正是盆菜订单从四处涌来之时,杨九每日在后厨忙得不可开交。等到将盆菜所需的食材逐一炒完,交由工作人员摆放装盘,他才有了喘口气的功夫,端着杯热柠茶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专访,谈起他与盆菜的渊源。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在一场会议上表示,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灾难性破坏的唯一方法是政府和企业投入巨资。“我们如何到达那里?我在过去几年中吸取的教训……是钱,钱,钱,钱,钱,钱,钱。”克里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连着说了六个“money”。

  <strong>(新春走基层)世遗福建土楼华安景区:油菜花开迎客来</strong>

李秉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