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烧千年窑火 浙江慈溪上林湖再现“千峰翠色”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7 09:25:57

  中新网宁波6月6日电 (林波)6月6日,2024慈溪市“柴烧龙窑”主题活动开窑仪式在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举行,采用传统柴烧龙窑烧制工艺的越窑青瓷,历经两天一夜1300摄氏度的高温淬炼,成功呈现在众人眼前。

  越窑作为中国著名的窑系之一,成功烧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

  浙江慈溪上林湖从东汉时期燃起“熊熊窑火”,至盛唐成功烧制皇室御用“秘色瓷”。这里曾巧匠云集,窑火通明,然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没人记下上林湖畔最后一炉窑火沉寂湮灭的日子。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迈华受访时表示,龙窑在上林湖地域断烧千年,复烧千年窑火是与古代青瓷匠人的隔空对话,让沉寂的越窑青瓷“活”起来,“青瓷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我们应该接地气地传承下去,希望普通民众也能欣赏她的美”。

  上林湖畔的寺龙口越窑遗址和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先后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确立了越窑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葵口浅凹底瓷盘、吉祥纹饰双耳瓶……开窑现场,随着匣钵的打开,满窑青色关不住,造型多样、图案清晰饱满、釉色质 朴的越窑青瓷被一一放在桌上。

  虽出自同一间窑室,但每件成品的釉色各不相同,青黄、青绿、湖绿,“千峰翠色”尽在眼前。

  “刚过芒种,江南这带空气湿度较大,开窑的结果让我们非常惊喜。”浙江省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孙威表示,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内的龙窑内部空间大,瓷土中的铁元素更多地析出,表现出更丰富的釉色变化,加上松木薪火使釉面油润性强,触感更佳,“我们在烧窑的过程中也根据天气、风向等因素,不断调整添柴加薪的速度”。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年柴烧龙窑的涅槃着实让人惊艳。

  受邀参加开窑活动的香港导演赖水清“开”出了一只晶莹润泽的青瓷碗,他受访时表示由此受到很强的启发,“古人的智慧和审美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未来拍戏时,如果有机会,我想把今天看到的,用我的镜头展示出来”。

  慈溪不仅复烧了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还将越窑青瓷元素植入音乐、影视、旅游、美妆等领域。

  据慈溪一彩妆品牌公司相关负责人邵永志介绍,该公司将越窑青瓷与彩妆相结合,创造出的青瓷口红、唇釉等产品,颇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越窑青瓷美妆在喜爱国风的年轻群体中打响了一定知名度”。

  此外,慈溪独有的青瓷瓯乐也已成了浙江靓丽的文旅金名片,相关演出团队多次受邀赴美国、德国、捷克等10余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50余次。

  慈溪市委副书记、市长章程表示,将以此次开窑为契机,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的活化、转化和品牌化文章,加快“文、研、旅、产”多业态融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蓄力打造共富文化新高地,持续提升慈溪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完)

  与此同时,受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中欧班列(合肥)承担战略性出口通道责任,助力本土企业出口,竭力实现愿运尽运,应运快运。2022年中欧班列(合肥)共计开行335列企业定制班列,同比增长191.3%,安徽货占比达85.69%,再创新高。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据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副行长杨正东介绍,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使用取得新突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业务规模累计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其中“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等三项政策实现复制推广。

  本报记者 闫韫明

  “中国经济走向复苏的迹象十分明显,随着修复动能不断强化,中美经济基本面或再度扭转,人民币汇率或存在进一步升值空间。对于中国央行而言,汇率压力缓解意味着政策空间打开,国内经济有望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企稳回升。”信达证券分析认为。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2/03/5014783721b941fca74d7a01d0aea59e.jpg" alt="" />

  2月3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三,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文市镇瑶上村岩头坝屯鲟鱼养殖基地,工人正在捕捞鲟鱼,准备将鲜活的生态冷水鱼出口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目前,灌阳县已建成岩头坝等3个鲟鱼养殖基地,年产鲟鱼50余万公斤,产值2500多万元人民币。

苏美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