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琼剧加强合作交流 推动琼剧唱响国际舞台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27 00:39:07

  中新网海口4月12日电(记者 符宇群) 4月12日, 海南省琼剧院、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新加坡海南协会在海口签订合作协议书,三方将在琼剧演出、艺术培训以及推动琼剧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助力新加坡海南协会提升演艺水平,推动海南琼剧向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国家弘扬传播。

  根据《合作协议书》,海南省琼剧院与新加坡海南协会双方联合制作琼剧经典剧目《汉文皇后》(全本),将于2024年底在新加坡维多利亚剧院演出,并计划2025年到马来西亚演出;海南省文化艺 术学校将选派专业教师担任新加坡琼剧演员培训班讲师,提升现有演员水平,培训新演员;2026年,海南省琼剧院将赴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演出,庆祝新加坡海南协会成立70周年,并到部分东盟国家演出。

  “此次合作将有效提升协会现有演员的琼剧演艺水平,我们计划招募、培训一批琼剧新演员。”新加坡海南协会理事长陈学汉告诉记者, 新加坡海南协会琼剧团演员多是祖籍海南的业余演员,今后将努力牵线搭桥,让琼剧这一艺术瑰宝,被更多国家的人看见、听见。

  海南省琼剧院院长杨济铭表示,本次三方合作将把更多优秀琼剧推向国际舞台, 让身处海外的侨胞感受家乡乡音文化。同时,开展琼剧文化交流活动,让旅居海外的琼籍乡亲回乡听戏、看戏,增强广大侨胞对故乡的亲情、对故土的眷恋、对乡情的感知、对文化的认同,使琼剧文化真正成为凝聚侨胞的精神纽带。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校长莫青桥介绍,学校将结合青少年琼剧教学的特点,联合海南省琼剧院共同举办琼剧夏令营、琼剧研学等活动,科学设置培训课程,让海外有兴趣的青少年与琼剧名家近距离接触、面对面学习,把琼剧文化种子撒播到海外青少年的心中。

  海南省侨务办公室主任曾晓明说,希望三方合作能够长期化、具体化、机制化,为中新两国人民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为广大海外乡亲搭建沟通联系、团结合作的平台,使乡谊源远流长。同时,以新加坡为起点,大力支持海南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将海南文化向东南亚以及全世界的华侨华人青年传播,为增进海南与海外琼籍乡亲之间的血脉联系贡献琼剧力量。

  据悉,琼剧又称“海南戏”、琼州戏,和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至今有近300年历史。作为海南本土最大的地方剧种,琼剧深受海南观众喜爱,且早已随着琼籍华侨的脚步,远播海外,成为海外琼籍侨胞精神寄托。(完)

  五、7月,由匈牙利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宗博莉·克拉拉翻译的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匈牙利语版出版。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昆明1月3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总结了沿陆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植物交流,表明芥菜、莴苣、荞麦、鹰嘴豆等14种作物是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需要强调的是,法国各界在如何认识和评价殖民非洲的历史问题上仍有很大争议。2017年2月,当时还是法国总统候选人的马克龙访问阿尔及利亚,他有关“殖民行动是法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反人类罪”的表态在法国国内引起巨大争议。特别是右翼与极右翼党派反应强烈,认为马克龙的话“抹黑了法国历史”,不配做总统候选人。

  青海立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供需结构调整,建成“互联网+”辅助器具精准适配服务平台、青海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管理系统、青海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自2019年7月30日发行全国首张具备残疾人证应用功能的社会保障卡至今,青海已申领启用103699张残疾人专用社保卡,使用率达100%。(完)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蕴含着广泛的运用场景和投资空间,能够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刘立峰认为。

  1月3日,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黄山赛区开赛,赛事以“智能引领未来技能成就梦想”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本体技术和应用场景,顺应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设置智能传感器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4个赛项。来自16个省份的108名参赛选手汇聚黄山,开展人工智能技能的巅峰对决,争夺“全国技术能手”荣誉。大赛旨在促进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生产、社会生活服务等多场景中的推广应用,加快服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及其人才培养。

张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