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子围:书写新城乡写作的时代印记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4 07:27:32

  中新网沈阳6月13日电 题:津子围:书写新城乡写作的时代印记

  作者 董超

  知名作家津子围,他的长篇小说《苹果红了》以笔为刀剑,刻画出城乡变迁的时代印记。近日,记者对津子围进行专访,深入解析他对新时代城乡变化的深刻思考。

  观察入微 捕捉时代脉搏

  津子围的创作灵感,源自生活中的小事。身边的一些现象触动了他,让他意识到新时代乡村的巨变,以及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为深入了解这一代年轻人,津子围接触了多位“95后”和“00后”,他称之为“小朋友圈子”。他发现这些年轻人并没有被社会标签所定义。他向记者举出一位返乡从事农业科技的“95后”的例子,他说,“她不仅没有躺平,反而非常有上进心和责任感,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真实而客观,只是她的方式,有时我们还不能完全了解。了解是通往理解 的桥梁。”津子围说正是这些发现给了他创作的动力和底气。

  勇于挑战 突破写作盲区

  在创作《苹果红了》时,津子围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他需要跳出自我重复的舒适圈,直面个人写作“盲区”。他不想让作品成为主题先行、概念化的“创业返乡”或简单化的“驻村扶贫”,而是希望通过创新的视角和恰切的叙事,展现新时代乡村的真实面貌。

  津子围的写作手法独具匠心,除了以刘雪芳的视角切入创作者和乡村的内生动力外,他用大量笔墨描绘了雪芳母亲和姥爷的生活经历,并采用了当下叙事和回溯长辈人生经历同步推进的方法。他说:“一个是地上河流,一个是地下河流,相互依存,以期寻找和构建出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位移’和‘重合’,从而成为浑然天成的整体感。”不仅如此,这还是一部有跨度的写作,小说里一个普通的小家族三代人经历了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再到农民的身份转变,他们在时代轨迹中完成了闭环。在津子围看来,“城市里有村庄,村庄里面有城市,这也许才是城乡巨变的核心所在”。

  打破刻板 呈现真实人物

  在《苹果红了》中,津子围打破了对年轻一代的刻板印象。小说主人公刘雪芳,一个1996年出生的生物学博士,她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津子围介绍道:“她们的生产经营方式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苹果种植和经营运用了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津子围通过刘雪芳与家人、村民以及自我的和解的过程,展现了年轻一代在“相扶成长”中实现的蜕变。

  事实上,津子围表示,这也是他与作品之间和解的过程。《苹果红了》让津子围有机会深入地了解苹果这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水果,从苹果的起源,到伊甸园禁果,再到牛顿的苹果、乔布斯苹果……苹果符号在线性时间的故事中不断跳转,同时在非线性时间里打结捆扎,串联起时代与历史变迁的珍珠。

  在津子围的笔下,读者看到了新时代农民的形象,看到了城乡融合的生动实践,看到了年轻一代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看到了一个作家如何通过文学来探索、理解和表达这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津子围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新时代乡村。他说:“时间是最好的礼物,《苹果红了》是致敬普通百姓的一本书,尝试打印出一个普通家庭的生命基因图谱,仅此,足以让我付出极大的真诚和感动。”(完)

  蛇口口岸 7:00-22:30

提升血氧饱和度

  开园活动还举行了日昇芗江图片展、骑行环游、健步活动、美术采风、摄影采风、太极拳锻炼、汉服游园、广场舞表演等活动。

  李粤平表示,广州市花大手笔把重症监护的呼吸机、监护仪、CRRT机、排痰机、雾化器等都配置好了。“在人员培训上,医院进行了全员ICU的培训,而且组建了除了ICU以外的呼吸科、感染科等重症团队,给全院的重症患者进行巡诊,以保证医疗安全。目前,广州八院收治的患者中99.9%救治都是非常成功的。”

  三年来,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住一个个窗口期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为全球抗疫与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针对疫情新变化和抗疫新形势,中国通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分享了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数据,体现了一贯的公开透明。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许启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