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台驶向港交所 网约车竞逐资本赛道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7 15:59:06

印度猴痘确诊病例累计达6例com.stub.StubApp.apk.1com.stub.StubApp.apk,

  密集赴港IPO

  网约车平台IPO迎来小高潮。今年3月,如祺出行向港股IPO发起冲刺,近日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资料显示,如祺出行为广汽集团旗下出行平台,于2019年6月在广州上线运营。“按照2023年的交易额计,如祺出行服务在大湾区排名第二位,市场份额为5.6%。”如祺出行在招股书中引用一组数据佐证自己的市场地位。事实上,去年8月如祺出行便曾向港交所递表。首次递表的招股书失效后,今年3月25日如祺出行二次递表,最终通过聆讯。

  同样多次递表后通过聆讯的还有嘀嗒出行。今年3月,嘀嗒出行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同样在今年6月通过聆讯。据了解,嘀嗒出行已连续五次冲刺IPO,2020年10月、2021年4月、2023年2月、2023年8月先后四次向港交所递表申请。

  今年,除通过聆讯的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外,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曹操出行首次冲刺IPO。今年4月,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为其联席保荐人。

  此外,上汽集团旗下的享道出行也将IPO提上日程。去年,享道出行CEO倪立诚表示,2024年享道出行设定“三个一”和IPO两大发展目标。其中,2024年下半年享道出行将筹备并启动IPO计划,计划到明年顺利完成IPO。

  除了网约车平台,汽车公司也选择赴港筹钱。6月26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港股第五家IPO的新势力车企。根据招股说明书,哪吒汽车主要财务数据也得以首次披露。在过去三年内,哪吒汽车营收增长的同时,净亏损也在上涨,三年合计亏损超183亿元。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相继通过上市聆讯,也给其他网约车平台 IPO提供了信心。

  待解盈利难题

  网约车平台竞逐资本市场的背后,待解盈利难题。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如祺出行营收分别为10.14亿元、13.68亿元和21.61亿元。如祺出行方面表示,这些收入主要来自网约车服务的收入。数据显示,2021—2023年,如祺出行网约车服务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99.2%、91%及83.9%。

  尽管整体营收逐年增长,但如祺出行依旧处于“烧钱”阶段。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如祺出行亏损分别为6.85亿元、6.27亿元和6.9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20亿元。据了解,销售及营销、研发成为如祺出行占比最大的两项开支。数据显示,2021—2023年,两项开支累计分别达3.8亿元、3.3亿元和3.4亿元。同时,2023年如祺出行的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22年的1.07亿元增至1.55亿元,也让其2023年的亏损进一步扩大。

  此外,虽然如祺出行的毛利率持续向好但仍未转正,2023年如祺出行毛利率为-7%。

  曹操出行同样面临亏损局面。2021—2023年,曹操出行营收分别为71.53亿元、76.31亿元和106.68亿元。利润方面,2021—2023年,曹操出行分别亏损30.07亿元、20.07亿元和19.81亿元。而在支出方面,2021—2023年,曹操出行的销售以及营销开支分别为5.06亿元、6.39亿元、8.36亿元。同时,曹操出行的销售成本也居高不下。2021—2023年,曹操出行的销售成本分别为88.99亿元、79.7亿元、100.52亿元。不过,曹操出行方面表示,2021—2023年毛利率已由-24.4%升至5.8%。

  除亏损外,对于聚合平台的依赖,也让网约车平台承受不小压力。目前,百度、高德地图等聚合平台上接入曹操、如祺等网约车平台,以帮助网约车平台进一步获客。然而,随着订单量增加,网约车平台支付的佣金也持续提升。如祺出行的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第三方出行服务平台的服务成本分别为691万元、2689万元和9551万元。如祺出行方面表示,第三方出行服务平台的服务成本增加,主要是因为第三方出行服务平台向如祺出行下达的订单量增加。

  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板块中,曹操出行方面提出:“我们依赖第三方聚合平台处理大量订单。如果聚合平台行业进行整合,我们可能因议价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接受不利条款。”瑞达恒研究院经理王清霖认为,需求端方面,为了谋求更大的用户市场,网约车平台积极接入聚合平台,短期内可以帮助其获取较大的订单量。但很多用户在使用聚合平台时,只关注价格而并不关心网约车平台的品牌,为了在这种模式中争取客源,势必制约网约车平台的定价模式,将产生利润率较低等问题。

  竞争中寻找出路

  面对市场压力,网约车平台也将目光投向Robotaxi。

  根据亿欧智库研究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达10.5万亿元,其中Robotaxi、Robotruck、智能驾驶Tier1(一级供应商)等3个市场均超万亿元级。同时,汽车咨询服务机构IHS预测,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将达2.25万亿元,其中Robotaxi占比将达60%,规模将达1.3万亿元。如祺出行CEO蒋华表示,Robotaxi的商业化落地,将让出行行业出现拐点。

  2021年,享道出行上线享道Robotaxi。根据享道出行发布的报告显示,享道Robotaxi上线100天,已有数千用户完成数万次乘坐体验,约80%的用户体验多次。如祺出行相关人士则透露,如祺出行从2021年便开始推动Robotaxi的开发及商业化。如祺出行方面在招股书中也提到,募集资金的40%将用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研发。其中,15%用于自主研发开放式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据了解,如祺出行计划今年完成开放式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的基础建设。

  此外,2022年9月,曹操出行与吉利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就Robotaxi项目启动合作。该项目将围绕Robotaxi平台运营及数据服务业务为核心,打造开放式商业智驾出行平台。曹操出行智驾中心负责人周哲人表示,虽然现阶段Robotaxi的单位出行成本略高于普通出租车的出行成本,但当真正实现无人驾驶以及自动驾驶硬件通过量产降低成本后,预计到2025年,Robotaxi每公里的出行成本仅约1元。随着成本不断降低,Robotaxi将成为日常出行的主要解决方案。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 刘晓梦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