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锡为何强势反弹?供应端将为锡价提供支撑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1 09:24:02

  中辉期货有色金属研发总监侯亚辉表示,昨日锡价反弹超过2%,领涨有色板块,主要原因是国内锡冶炼厂夏季集中检修,同时缅甸锡矿尚未完全恢复,供应端收缩预期带动价格反弹向上,但锡锭库存再度累积,下游消费逐渐进入淡季,锡价向上空间或受一定限制。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以及安泰科的折算,2024年4月我国共进口锡精矿实物量10296吨,折金属量3674.8吨,环比下滑38.2%,同比下滑6.3%。受缅甸打击非法开采以及抛售库存支撑不足的影响,4月佤邦出口大幅锐减至900吨金属量以下,环比下滑73.8%,同比下滑59.2%。锡精矿进口数据同比下降明显,对锡价形成支撑。 

  据广州金控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黎俊介绍,今年4月初佤邦工矿局暂停一切矿洞作业和运输,两个月以来,已出现多家商户资金无法正常运转、设备停机造成折损以及精粉积压的情况。工矿局向佤邦中央经济委员会请示恢复曼相矿区精粉运输。目前该请求已被同意,但值得注意的是,锡矿复产并没有在缅甸佤邦政府文件中提及,预计缅甸佤邦矿区依然没有复产,因此该政策对于锡价利空有限。

  “同时,海外市场老挝和尼日利亚等锡矿进口量增加,国内6月锡矿进口量或环比增加,锡精矿加工费小幅回升,因此锡矿供给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侯亚辉补充说。

  精炼锡方面,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 2024年5月国内精锡产量16720吨,同比增加6.77%;1—5月份,国内精锡产量75671吨,同比增加7.3%。受下游半导体、电子消费复苏影响,今年锡冶炼开工率维持在相对偏高水平,冶炼厂去年囤积的锡精矿弥补了上半年进口下滑的干扰,国内精炼锡产量保持了增长态势。

  “事实上,前期锡价下跌带动下游补库热情,国内外双双迎来去库,伦锡库存整体有所回落,6月以来去库达6%。截至6月14日当周,沪锡库存继续下滑,周度库存减少0.87%至16155吨,降至一个月以来低位。供应偏紧预期支撑锡价。”东海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顾兆祥告诉记者,进入6月后,国内大型冶炼厂将相继进入停产检修阶段,预计停产检修不超过45天。国内锡供应有季节性转淡预期,近期国内某大型冶炼厂提前检修的消息更是进一步加重市场对供应的担忧,支撑锡价。

  此外,需求方面,黎俊分析称,目前电子市场缓慢恢复,房地产市场继续萎靡,利空锡的价格。从市场情绪来看,虽然近期美元指数小幅回暖,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利空消息,有色板块整体小涨,提振沪锡。

  展望后市,黎俊认为,供应端将为锡价提供支撑,不仅因为缅甸佤邦锡矿依然没有复产,而且国内精炼锡冶炼企业检修季节即将到来,供应预计继续维持偏紧态势。宏观方面,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不再加息,而是降息一次或者维持利率稳定,来自美元指数的压力将降低。目前利多因素依然较多,估计锡价有望继续小幅上涨。

  侯亚辉表示,进入7—8月份,终端消费将进入淡季阶段,下游企业采购显示出谨慎的态度,大部分倾向于采取少量的刚性需求采购。因此,6月下旬,国内SMM锡锭三地社会库存总量为17620吨,较6月上旬再度累库317吨,中断了5月底以来的去库进程。整体来看,短期锡价在供应端收缩的预期下或延续反弹,但上方将面临一定的库存压力。

  “对于后市,预计锡价格中长期保持易涨难跌格局。供应端问题仍然是年内影响锡价的主要因素,需关注锡锭的去库节奏及海外供应扰动。短期多头情绪释放完全后,锡价或有跟随有色板块回调的风险,短线区间关注26~28万/吨。”顾兆祥提示说。  

责任编辑:张靖笛

  近年来,常州和烟台一直是一对明面上的对手,无论GDP规模还是城市排名,两座城市都“如影随形”。2021年,常州GDP正式超过烟台,并将这一领先优势延续到2022年。

  近年来,厄瓜多尔白虾在中国走红,甚至有网红海鲜之称,各大电商平台均有销售。有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厄瓜多尔出口白虾被销往中国市场,中国系最大买手。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读称,受人们对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和网络购物需求量较大等因素影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9.4%和8.1%。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微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在政治上紧紧跟随美国,另一方面又想从对华经贸合作上捞取利益,这种走钢丝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影响企业合作和投资的信心。未来想要中澳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澳政府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诚意来消除这种潜在风险,不要对美国亦步亦趋,要从自身的利益发展出发。

  《中国人大》杂志此前报道,在司法实践中,腐败案件、恐怖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逃匿或者死亡后,其犯罪所得巨额财产长期无法追缴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天津日报》今年4月报道,今年伊始,天津市委组织部正式启动实施“瞪羚淬炼”,先后推进从市级机关、市管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党政正职,从驻津高校、市属高校和重点园区择优选派50名干部人才进行双向挂职等工作,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培养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持续充盈各级年轻干部“蓄水池”。

黎佩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