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说 | 马伯庸: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最需要找到古今的共鸣之处

来源: 新京报
2024-06-26 21:59:47

  6月22日晚,“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作家马伯庸在接受采访时说,《两京十五日》这部小说就是以明代大运河为主题,讲述太子朱瞻基在15天内沿运河一路从南京赶到北京的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马伯庸说,除了要从文献上寻找大运河的痕迹,也要站在古人曾经站过的地方,看看古人曾经看到的风景,与他们产生共鸣。也正是在寻访的过程中,马伯庸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山东济宁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高点,被称为“水脊”。在缺少引水工具的古代,原本是很难把水翻过这条山脊去的。为了古人的这个巧思,马伯庸特地在小说里加了一段情节。他笑称,这段情节是“为了这点醋,包了一顿饺子”。

  通过书籍,人们可以完成对古代大运河的想象,但大运河的生命力不止于此。在古代,通过大运河航运,塞北军官能用南方的铁矿锻造兵器,使用沿海的药材疗伤。如今,运河的苏北段,仍然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每年航运量在3亿吨以上。

  马伯庸认为,当普通人都能够通过大运河接触到国家的各个角落和物产 时,他自然会对国家、对文明产生认同感,形成凝聚力。

  但“入乡随俗”的安安却在“包饺子”一事上备受打击。“朋友告诉我很简单,可我怎么摆弄面团都不对,可能比起包饺子,我更适合吃饺子。”安安无奈道。

  丛培武表示,自己自去年以来走访了一些城市和学校,有机会与留学人员交流,看到同学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开放自信、心系祖国。这让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对留学人员提出四点寄语:树立理想信念,追求美好梦想;担当历史重任,成就时代伟业;苦练建设本领,勇攀知识高峰;发扬奋斗精神,实现自身价值。他同时叮嘱大家务必保持身心健康、注意人身安全。驻加使馆会一如既往为大家的学习生活做好服务,保驾护航。

  <strong>(新春走基层)中蒙边境马背上的巡边人:温暖草原 守护故土</strong>

  此外,今年春节假期,浙江多地通过发放消费券,为“夜游”消费注入活力。譬如,绍兴的6000万元“普惠民生”消费券核销率达95.9%,拉动消费超3.19亿元;台州推出“百县千碗”文旅消费券,有近百家浙江省级、台州市级“百县千碗”美食店参与该类消费券活动。(完)

  人社部数据显示,各类招聘服务已全面发力。截至1月31日,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约16000场,发布岗位近1000万个。多地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均表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预计元宵节后将迎来高潮。

  陈玉英老人连续多年获奖,她委托子女表达:“长寿就是要心态好,要开心,家里氛围好。子女都对我很好,街道、里委对我也很关心。感谢,感谢!”她表示,健康长寿一方面与心态平和、起居有时、饮食有度相关,更重要的是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也离不开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陈玉英老人的子女告诉记者,老人生活在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家人之间虽然分开居住,但始终传承和睦的家风,彼此照应、相互关怀,逢年过节都要团聚到老人身边。

冯兴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