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成端午热点 “国潮”消费吸睛中国青年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12 04:45:31

  中新社西安6月10日电 题:“新中式”成端午热点 “国潮”消费吸睛中国青年

  作者 杨英琦 宋宇航

  “端午安康,常来长安!”手持折扇的“富商”迎来送往、身着汉服的“侍女”正发放香包和五彩绳、“武人”举弓箭射“五毒”……这里并非千年前的长安,而是西安一处唐风市井街区的节日场景。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除了外出旅游探索未知的游客,也不乏“原地”重温传统习俗的青年。面对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端午限定”,在沿袭传统习俗之余,这届中国青年发现了更多新“玩法”。

  “汉服看起来是一种表面形式,但在这种传统节日里别具意义。从‘外部’的感受到内心的享受,才是我们经历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完整过程。”来自陕西的孟洁是一名语文老师,在尽享“汉服假日”的同时,她也鼓励自己的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文化魅力。

  据了解,端午期间,仅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内,客流量日均达6000人次,其中汉服着装率超过七成。“这几日来做妆造的游客明显增加,每天店里的60多个梳妆台,从早上开门到晚上闭店都是满的。”一家汉服馆工作人员曹子贤介绍说,其店内的服饰、妆造主色调为“粽绿”色和红色,节日期间颇受欢迎。

  西安街头,唐诗酒令、集市灯笼、“射五毒”等节日活动场景目不暇接,亲手包制传统唐式粽子,“打卡”漂漆扇、葫芦烙画等传统技艺吸睛,在游人乐享“应季”国潮的同时,传统文化正以更时尚、多元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相较往年的传统香囊,今年选择制作艾草车挂、门挂等新式装饰品的手工体验者多了许多。”从事非遗手工教学 工作多年的肖蕊向记者表示,由艾草搭配铃铛、流苏等配饰的“新中式”节日礼品成为潮流,“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既对创意产品兴趣浓厚,也格外看重传统元素背后的文化含义。”

  除了新式艾草挂件,粽子形状的香薰蜡烛、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竹编苔藓画等手工活动都是肖蕊的策划主题。在她看来,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传统文化也借此契机以多元化的方式走进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端午出游的十套新中式穿搭分享”“新中式展览里的端午氛围”“新中式节日礼品推荐”……记者浏览各个网络社交平台发现,端午节期间,“新中式”作为高频词出现在中国网友的各种体验分享中,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需求的“国潮”消费品类层出不穷。

  “当今传统文化在被传承的同时,也在进行现代化的转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专家王晓勇表示,“国潮”消费的倾向既是当代青年对艺术审美的表达,也是一种价值观的表达方式。“追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体验,则是‘新中式’青年的特点。”(完)

  柬埔寨旅游部的一份报告称,疫情前,中国是柬埔寨最大的国际游客来源国。2019年,柬埔寨接待了236万中国游客。柬埔寨国家旅游部部长通孔(Thong Khon) 表示,2023年柬埔寨预计将吸引至少100万中国游客。他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出境游市场,中国出境团队游的重启对柬埔寨和整个世界都非常有益。”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2022年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龙岳辉介绍,2022年该省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超1800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610亿元,办理缓缴税费超790亿元,显著降低市场主体负担,有效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驼铃声声再回响,祈愿牌挂得满满当当。“好长时间没见这么多人了,旅游热度超过预期。”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有霞说,景区正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定制游,丰富产品供给。

  詹姆斯·基莫尼奥解说道,咖啡是卢旺达的支柱产业,每30个卢旺达人中就有一个人以种植咖啡为生。“大猩猩咖啡豆产自卢旺达海拔1700米至2000米的地方,那里的气候、土壤、高海拔和丰沛降水,有利于产出品质优秀的咖啡豆。”没等他介绍完,咖啡豆已被抢购一空。

  除了打捞江面垃圾,宋华坤还有一份重要的工作,就是维护港口船舶的停靠秩序,劝说过往船主不要随意将生活垃圾抛入江中。

  1月13日7时许,海警执法舰在汕尾市碣石湾对开附近海域对该艘嫌疑船进行拦截逼停,该嫌疑船只被4艘执法舰围堵,无路可退,最终停船接受检查。8时许,海警执法人员成功靠帮登临该嫌疑船,现场控制嫌疑人9名。随即,海警执法舰伴航将其押送至汕尾海警码头。

江维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