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LPR维持不变 专家:后续仍存一定下调空间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20 15:05:34

  每经记者 张寿林

  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均与上期持平。

  LPR报价方式为,各报价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体现出市场化、灵活性等特征。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期限以1年期为主,反映了银行平均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 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

  针对最新LPR报价,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指出,6月MLF操作利率不变,这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基础保持稳定,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当月LPR报价不会发生变化。

  报价行下调报价加点动力不足

  6月17日,央行进行182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维持2.50%不变。

  在此基础上,王青团队分析,影响LPR报价加点的因素方面,受年初以来信贷投放力度较为温和,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偏缓等因素影响,当前银行间流动性充裕,5月,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降至2.09%,明显低于2.50%的MLF操作利率;进入6月,截至19日该指标均值为2.04%。

  这意味着近期银行在货币市场的批发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同时,4月以来,又有一批中小银行在下调存款利率,监管部门也在叫停“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现象,表明近期银行各类资金成本都在不同程度下降。

  不过最新数据显示,主要受贷款利率较快下行影响。王青团队指出,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4%,较上季度大幅下行0.15个百分点,首次跌破1.6%关口,已较为明显的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临界值。

  5月企业贷款和居民房贷平均利率分别为3.71%和3.64%,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57个基点,较上年末分别下降4个和33个基点,较3月分别下降2个和5个基点。预计二季度银行净息差还在低位下行。这意味着尽管近期银行各类资金成本下降,但从稳息差角度考虑,报价行缺乏下调报价加点的动力。

  同时,个人住房贷款领域集中出台多项降成本举措,有助于从供需两端稳定地产、提振信心和需求,也使得通过再度调降LPR来呵护地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下降。

  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展望未来,王青团队认为,下一步有必要通过下调LPR报价来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行。

  王青团队认为,计入物价因素,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仍会处在偏高水平。除通过提振总需求引导物价水平温和回升外,下一步有必要通过下调LPR报价来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行,缓解实际利率偏高对经济持续回升以及楼市实现软着陆的不利影响。

  温彬表示,4月以来,银行端通过叫停“手工补息”、停止发售智能通知存款,以及各地中小银行跟进补降存款利率等,推动负债成本有所下行,减轻对公存款成本持续偏高和存款定期化带来的负债端压力。同时,为降低融资成本、维持银行净息差稳定,存款利率仍需要进一步下调,最快可能在年中至三季度落地,进而为后续LPR报价打开一定下行空间。此外,结合内外因素,政策性降息的实施条件也正逐步积累,窗口有望在三季度开启。

  王青团队据此判断,“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指的是一些报价行给出的LPR报价偏高,没有准确反映的因素可能主要是影响加点的“银行资金成本、信贷市场供求、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这意味着在银行资金成本显著下行,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向需求方倾斜,以及银行风险偏好上升、信用风险溢价下行的阶段,报价行对其最优惠客户的贷款利率下调,而给出的LPR报价没有随之下调。

  着眼于完善现有机制,王青团队指出,或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报价行数量扩容,降低单个报价行对于LPR报价的影响力。可以看到,2024年1月,报价行数量从18个上调至20个。二是强化责任追究,对报价利率持续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异常报价,进行实时监督和事后跟踪调查,必要时可据此对报价行名单进行调整。

责任编辑:刘天行

  <font>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font>27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2例,本土病例235例(广东55例,内蒙古36例,福建29例,陕西16例,重庆14例,四川14例,江苏13例,新疆9例,山西8例,北京7例,浙江7例,黑龙江5例,安徽4例,天津3例,上海3例,山东2例,湖南2例,云南2例,甘肃2例,青海2例,辽宁1例,河南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0713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3例。

  且如果以解禁当日华熙生物约160元/股的股票价格计算,出资的80名员工原本拥有市值共约8.8亿元的股票。但据举报者所言,赵燕以华熙生物的工作为由,只愿付出2亿元的收购成本。

  文章称:“一些国家面临‘未富先老’的风险,关键问题是东南亚是否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如印尼前财政部长巴斯里所说,‘工业化战略不能再完全依赖低技能制造业和创造低技能就业岗位’。”还有分析认为,对马来西亚等国来说,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外籍劳工短缺等问题都可能给经济带来下行风险。

  据媒体报道,华熙集团在上市前的2018年,由80名员工共同出资成立4家有限合伙企业,按市场公允价格暨华熙生物35倍左右的PE(每股18.13元)入股了华熙生物,总金额为1亿元。如果以解禁当日(2020年11月6日)华熙生物约160元/股的股票价格计算,出资的80名员工原本拥有市值共约8.8亿元的股票。

  在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看来,多重因素造成行业“跌多涨少”的基本面,单家企业其实很难对抗整个大势的压力。近几年房企销售额增速逐渐下降,部分房企房地产结算收入增速也将逐渐下降。此外,高地价压低了房企盈利空间,房企结算毛利率持续走低。

  该中心资深研究员及联合创始人尤素福·瓦南迪认为,印尼投资、贸易和GDP增长有诸多因素:一是俄乌冲突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促使印尼这一重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和投资国吸引到大量投资和贸易;二是今年是RCEP元年,东盟国家正在逐渐享受这个最大的自贸区成立的红利;三是印尼主动将自身的“全球海洋支点”倡议同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

谢伊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