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新书首发并输出俄文版权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24 03:39:11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应妮)《为国铸盾——中国原子 弹之路》新书首发暨俄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20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举行。

  该书回顾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之路,反映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力极度薄弱,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几乎空白,科技人员非常短缺的艰苦条件下,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英明决策,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工人等无私奉献、奋力拼搏,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空间、赢得时间的故事。本书从国际背景、国内环境、中国领导人决策过程、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努力过程、指战员和工人等全力配合等多维度,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原子弹的诞生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董事长钱天东表示,作者凭借其多年中国科技史研究、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科学家精神研究等基础,参阅大量参考资料,用一年时间完成书稿创作。为进一步提高本书质量,我们特邀胡思得院士担任主审,他对书稿进行了多轮的细致审读,提出很多中肯意见,并逐条和我们讨论。

  作者荣正通介绍撰写过程的最大困难在于史料考证,相关历史细节或者缺失或者内容不一致,在请教相关专家和亲历者之后,厘清了一些历史细节,纠正了不少参考资料的错误。他认为这本书的创新之处,一是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写通俗读物,追求内容可信;二是强调国际视野,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看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李景既是中国研制原子弹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后来也成为该领域管理者,再到后来参与中国和平发展核能工作,对中国之核饱含感情。他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该书的史料价值和当代价值,认为该书全景式展现了中国研制核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既有宏观视野,也有生动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华栋希望《为国铸盾》一书能启发读者思考国家的担当、思考个人的使命,从而进一步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完)

  “十四五”中医药这么干

  在日本网络上,“FRIDAY DIGITAL”这篇“揣测性报道”并未吸引太多日本网友关注,在发布13小时后,该媒体推特账号发布的这篇文章的评论栏仍没有什么评论。但这篇报道在中国微博一度登上热搜第一,相关阅读量已经超过了1亿。

  今年4月,广西自然资源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在组织各市申报国家示范工程、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同时,广西加大对市县组织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每年补助资金从600万元逐步提高到2650万元。2019年以来,全区拨付补助资金1.03亿元,组织实施示范项目10个,已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面积约8平方公里。

  具体来看,创下物价涨幅较大的品类以经常购买的商品和生活必需品为主。工业产品价格同比涨6.9%,其中石油类和加工食品价格分别上涨22.2%和7.8%。农副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8%,水电燃气价格同比上涨12.6%,涨幅创2010年1月开始相关统计以来最高。个人服务价格同比上涨5.4%,为1996年(7.6%)以来最高。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说,受伤的警察中,一名已工作8年的警察头部被撕裂,一名刚毕业的警察颅骨骨折且头部大面积撕裂。所有三名警察在被送医后情况稳定。

  前段时间,小董的许多同事也因疫情休假,“公司导游有时不够,一些在国外带团的导游也回国帮忙。”

李丰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