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赋能 杭州市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

来源: 新华社
2024-07-01 05:02:11

  中新网杭州6月28日电(奚金燕 王云晴 俞仁杰)6月28日,在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内,随着承影奕威(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丛鲁克从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麻承荣手中接过营业执照,标志着该市在册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杭州也成为浙江首个企业总量破百万的设区市。

  丛鲁克表示,杭州市和上城区给予了细致周到的助企服务,这次办理营业执照的过程非常高效便利。

  高效快速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持续深入的政务服务改革。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杭州市民营企业占比90%以上,自1988年杭州萧山发出改革开放后浙江省第一张私营企业营业执照开始,杭州市民营经济步入了有序发展的阶段。

  特别是2013年至2023年,杭州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推进实施商事制度改革,该市企业总量迅速发展,仅2013年至2023年“10年商改”期间就发展超70万户,达到96万户。

  从2016年开始,杭州市企业总量全面赶超个体工商户总量,并持续保持占比在50%以上。截至2024年6月28日,杭州市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超195万户,企业总量超100万户。

  2024年,商事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杭州市场监管局着眼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准营、退出的全生命周期,聚焦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环节,坚持企业视角、需求导向、满意标准、前沿示范、落地见效,精心谋划了商事制度改革新一轮10项重点改革举措。核心理念是以“五个坚持”推进“五大跃迁”,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

  如,强化证照协同,便利市场经营主体“快速准入、便利准营”,推动许可审批领域改革创新;持续丰富电子证照,特别是电子营业执照“企 业码”多维度、多场景应用,贯彻落实增值化政务服务改

  此外,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开办企业为抓手,提速市场准入。持续巩固开办企业“一网通办”“一日办结”服务,提升全流程网办服务水平,同时创新举措,外资准入率先突破,率先便利港资企业市场准入,实现港资准入“零见面”办理。

  在提升服务质效方面,杭州实施企业市内跨区迁移“一件事”改革,推行全流程线上办理、多事项一次办结服务模式,迁出地最长一个工作日限时办结。

  此外,杭州以增值服务为工具,深化“企业码”集成应用,围绕“一码三端多场景”应用体系,聚焦“码上认证、码上展示、码上处理、码上办事、码上服务”五大场景,开展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集成应用综合试点。

  聚焦服务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杭州加强证照改革协同,在工业产品生产、医疗器械经营、食品经营等领域实施“一证多址”改革,推行实施食品经营许可远程视频“互联网+核查”零见面审批,实施连锁企业总部证照登记集成办理。

  为畅通便捷企业信用修复,杭州率先实施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破解企业信用修复多平台申请、多部门跑路、多条线规则等问题,为经营主体平稳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麻承荣表示,2024年杭州将以“打好营商环境新基础”为主题,聚焦集成速办、增值服务、合规指导、信用赋能等推出一系列助力主体扩量提质发展的举措,持续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同时还将进一步精准聚焦改革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持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杭州投资吸引力。(完)

  痛苦和复杂之处并不在于“自己人杀害自己人”,而在于美国警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对非裔的“非人化”认定和对待。“助长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的是体制和策略,而不是警察的特定种族身份”。

  ——错误思想作祟,理想信念崩塌。

  保护生态环境,开展冰雪运动,发展冰雪旅游,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挖掘冰天雪地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让生产得到发展,生活质量提升,生态持续改善。最近,本报记者深入黑龙江、河北、西藏等地采访,展现各地严守生态红线、厚植生态优势、释放冰雪红利的生动故事。

  <strong>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回升</strong>

  一沓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一摞农事工作手册,记录着眼前这块土地“一增一减”的变化。“卡上的建议施肥总量逐年下降,但一算亩产,却是年年在涨。”赵德山说,“5年来,肥料亩均使用量减少20多斤。黑土地增了肥力,我们省了肥料。”

  对于朔尔茨政府而言,新年伊始要面对的烦心事不少。其中最大的忧虑是德国经济停滞不前。德国联邦统计局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去年第四季度季调后GDP初值环比下降0.2%,不及市场预期。有经济学家此前预测,德国2023年第一季度的GDP仍可能出现小幅下降。此外,德国还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德国《商报》30日报道称,当经济产出连续两个季度下降时,就会出现技术性衰退。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上周已警告称,德国经济可能会出现衰退,因为俄乌冲突引发的危机还没有结束。

蔡政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