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成医械热宠:市场需求飙升,本土创新崛起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13 14:31:2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6月7日,美国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公司Asensus Surgical宣布,已与德国知名医疗器械制造商卡尔史托斯(Karl Storz)达成最终合并协议,后者将以每股 0.35 美元的现金收购 Asensus Surgical 的所有流通股,约合 9500 万美元(人民币约6.9亿元)。这一价格比 Asensus 4 月初首次宣布交易前的股票价值高出 67%,比最近的每日交易价格高出 52%。

  溢价收购背后是对该市场的认可,也是看中了市场前景可观。本土药企也在加速这一市场布局。6月12日,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亚太最大总部基地宣布启用,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该基地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聚焦研发、生产和培训一体化,新总部基地启用初期将聚焦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及Ion系统部分配件的生产。

  谈及目前达芬奇机器人的国内市场布局情况,直观复星CEO潘小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在中国的几乎已经覆盖所有的头部医院,约300多家医院装机量有380多台第三代或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未来中国市场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与国际装机量7000-8000相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目前仅仅装了380多台,而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来看,中国市场达芬奇机器人的装机量会实现数量级的提升。”潘小峰说,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之下,如果医院和相关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直观复星也会提供相应的产品替代方案,推动第四代机器实现全面国产化落地市场应用。

  国内外企业争抢市场“蛋糕”

  近年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心脏、前列腺、胸腺等部位的软组织手术,几乎垄断了整个手术机器人市场。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高难度手术也是我国临床专家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学术战场。

  随着产业融合度不断加深,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 ReportLinker 发布的“2023年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报告”数据,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预计将从2022年的56.8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66.8亿美元,增长率为17.6%。

  直觉外科2023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总营收71.24亿元,同比增长14.49%;归母净利润17.98亿元,同比增长35.98%。公司表示2024年总装机量可能因为中国招标继续推迟导致市场下滑,但整体手术量维持了13%至16%的乐观增长预期。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285.1亿美元,203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619亿美元。中国手术机器人起步较晚,自2017年至2021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由8.8亿元增长至近41.9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到188.8亿元, 2030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将达687.2亿元。

  由此也使得手术机器人领域从来都不缺入局者。相关行业数据也显示,截至2023年12月15日全球发生手术机器人行业投融资事件共计243条。近几年来,全球手术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数量呈现明显的攀升趋势。

  国产企业也毫不示弱。截至2024年1月,我国已有十多家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崭露头角,累计有38款骨科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国产品牌27款,进口品牌11款),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如果配置证进一步释放,叠加医疗设备更新等刺激政策,装机量需求提升,企业投入的成本也能够快速下降,将来设备的价格也会更亲民,手术的价格也会更可及。”吴以芳说,市场上合理的竞争是好事,可以给行业提出更高的技术标准,新进来者要么有更好的性能,要么有更低的成本,一定要能够为整个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的科技对机器人手术的可及性方面至少要有贡献,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内卷”。

  潘小峰也分析认为,从全球整体市场看,手术机器人目前还是一家独大的局面,但现在全球几大医疗器械公司都在准备进入该市场,国内的创业创新企业也开始进入该行业,这是良好的变化。

  “最近两年国内已经有四家腹腔镜机器人接连面市。随着入局者增加推动市场有竞争是个好事,有了竞争以后,会推动更多企业去挖掘客户的需求,更加细分的去看客户的各种需求,创新的节奏和步伐,研发针对性的产品。”潘小峰说。

  手术机器人需构建“完 整生态”

  手术机器人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其性能和安全性要求高,核心技术研发难度大、费用昂贵、上市周期长等特性也给企业的研发带来了困难。除了研发难题,后续闭环商业模式的形成也绝非易事。以直觉外科为例,其早期收入以系统销售为主,而自2009年开始“耗材+服务”的收入占比开始超过系统收入,如今,直觉外科的耗材+服务费收入占比已达73%,远超系统收入,并且在进入商业化中后期以来,直觉外科的毛利率始终维持在65%以上。

  如此不难看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技术只是一个开端,真正让企业在市场立足的是“设备+耗材+服务”的优质商业模式。潘小峰也指出,一个成功的机器人项目需要的不仅仅是机器人,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长期的技术培训、良好的服务能力等,需要加强与用户密切合作,建立了领先的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和生态系统,帮助客户改善结果、提高效率并扩大开展微创治疗的机会。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手术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

  “从全球市场来看,机器人手术真正盈利的企业是凤毛麟角。一方面,行业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投资也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当竞争很激烈的时候,很多企业实际很难盈利。”吴以芳进一步指出,对本土企业而言,现阶段,首先要保证手术机器人生产的稳定,将成本、供应链先理顺,建立起成本竞争优势,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其次,再考虑全球市场的供应。

  除此之外,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政策的助推也是重要一环。2023年1月,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为“方案”)。在医疗健康领域,方案提出,“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医院使用机器人实施精准微创手术,建设机器人应用标准化手术室,研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标准规范。”

  同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 年)》也放宽了对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与2018年版目录相比,2023版的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有国内相关手术机器人企业内人士解释,这一目录更新后,3000万元以下的其他大型医疗设备则不再需要配置证,此前1000万元以上即需要。

  部分省市也将手术机器人的费用纳入医保。据了解,上海市医保局已经将腔镜机器人手术纳入乙类医保,患者自付20%,医保报销范围包括前列腺癌根治、肾部分切除、子宫全切、直肠癌根治。北京市医保局也明确“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作为辅助操作获得政府定价,并与“一次性机器人专用器械”共同纳入北京医保支付目录,即患者可获得100%全额报销。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程晓陶解释说,根据《永定河防御洪水方案》,只有当永定河卢沟桥发生流量超过6200立方米/秒的洪水时,超标洪水才能通过小清河分洪闸入大宁水库。过去几天,永定河卢沟桥拦河闸的最大洪峰为4649立方米/秒,不满足启动小清河分洪闸的标准。也就是说,涿州市开启蓄滞洪区,并不是为了承接永定河的来水,而是缓解北拒马河、大石河等本河系河流的来水压力。上述涿州市水利系统人士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永定河此次对涿州受灾的影响很小。

  如何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袁军等人建议,要强化流域统一规划和管理,在治理上,加强重要河道和主要支流防洪达标提升,完成现有12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和通讯预警设施建设等。

  “我发给您的都是捡漏房源。”崔明明向记者前后展示了三套房源,其中一套位于月坛南街19号院,43㎡,南北通透的一室一厅,售价678万元。“同户型的房子之前卖709万元,今年9月还卖了一套不带电梯的,692万元。现在这个价格,如果只想落户,非常适合。”不出所料,这套单价15.58万元的“捡漏房”在挂牌两天后售出。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市场起伏不定,而昌平妈妈陈明已经等不及了,她决定将昌平的大三居卖掉,她的孩子明年9月上小学,她打算拿出900万元的预算,选一套学区房上车。

  一位受访的政法系统公职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很多银行工作人员甚至会主动到他所在的单位,推销信贷业务,“他们给我们的工作证件拍照,再让我们填个表格,就能贷到30万元,甚至更多,贷款利率也会有明显优惠。推销人员虽然说资金不能用于高利转贷等用途,但后续并没有跟踪管理。”

刘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