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品读|“国家进步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来源: 网易网
2024-06-03 05:30:05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百余年前,一篇《少年中国说》响彻中华大地。

  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倾听了学生们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

  藏书阁里书声琅琅。总书记鼓励孩子们:“你们就是要从小精神起来、抖 擞起来。国家进步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作“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意为青色从蓼蓝里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这句古语常被用来比喻人经过学习之后能力可以得到不断提高,后人将胜过前人,蕴藏着古人对后代的殷切期望。

  总书记在此化用这句耳熟能详的名句,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期待他们能够一代更比一代强,将来为国家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少年儿童如何才能“胜于蓝”?总书记曾这样描述——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简而言之,要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缺一不可。

  理想信念是指引少年儿童前行的“航灯”。总书记高度重视夯实少年儿童的理想之基、筑牢信念之塔,两封给孩子们的回信都叮嘱他们厚植爱党爱国的种子。2018年,在给革命老区小学生的回信中,总书记引导少年儿童坚定理想信念,勉励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2021年,在给就读于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回信时,总书记期望孩子们要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育人为本德为先。总书记曾多次鼓励少年儿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浸润童心,“养成好思想、好品德”,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少年儿童的道德培育。

  努力学习是少年儿童的首要任务。总书记曾寄语广大少年儿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他还鼓励同学们“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小标兵”。

  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无论是要求“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还是倡导“锻炼强健体魄”,又或是鼓励孩子们“要长得壮壮的、练得棒棒的”,总书记始终关注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心理素质对少年儿童成长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后首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总书记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节日时,强调对“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

  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发展儿童事业。儿童发展事业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

  多个年度《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部署了儿童发展的目标任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制定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和策略措施。我国少年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升,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

  2021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提高到99.9%以上。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国家基础标准由每生每天4元提高至5元。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12个病种纳入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救治管理病种范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统筹推进。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正如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所说,“现在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努力奋斗,未来要靠你们去接续奋斗”。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鲁杨

  视 觉丨颜妮

  校 对丨孟利铮 王卓婕 宋春燕 毛长志 梁雅琴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还有很多类型的创业者,向大众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梦想。比如,青年创业者解修胜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热心将自己得到的创业扶持渠道推荐给更多同路人;医生陶勇将自己治病救人的梦想变成了创业项目,在商业之外,他希望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能惠及更多视障患者。也有人带着纯粹的热爱,将创业变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下外需萎靡,需重点发力内需,而内需中消费最具弹性和潜力。特别像出行和线下类,均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疫情防控方案大幅调整后,对于消费市场最大的干扰因素已消除了。”

  当日活动所在地沈阳市沈北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充分整合文旅资源,精心打造了多项“冰雪+温泉”特色项目,全力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取得新突破。始终锚定“生态沈北,活力新区”的城市定位,着力建设“一区三城五园”,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始终以“打造田园新都市”为发展目标,探索“两融合、五示范”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和路径,打造110公里乡村振兴生态经济带,以发展稻梦空间、稻梦小镇等乡村游为抓手实现乡村产业的升级与经济腾飞。(完)

  <strong>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实践之维澄明着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现实面向。</strong>文化既是民族共同体范畴建构的核心要旨,也是民族国家生活场域的重要命题,“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价值蕴涵伴随着民族社会价值诉求的现实导向做着增减之发展,于其动态发展过程中,既要妥善传承对待民族共同体文化机理与价值传统,又要适当考量民族国家主流价值准则与时代价值需求。作为中华文化在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实然演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限阈,既是激励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推动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强大精神动力,又是协同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共识引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场景中,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维度,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丰富理念的重要推崇。文化强国建设旨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夯实传统根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践要义,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基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百年实践的经验启示,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南,聚焦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共同思想基础。

  随着客流量回升,各餐饮企业抓住商机,延长营业时间,推出了网络订餐优惠、会员卡充值优惠等,热门餐饮门店上客率达90%以上。

  “我们认为一方面疲劳驾驶、超员载客、非法营运和酒驾醉驾等违法肇事风险增大,另一方面受恶劣天气影响,以及疫情防控新阶段衍生出的诸多风险交织叠加,今年春运交通安全形势复杂严峻。”浙江省公安厅交管局负责人表示。

涂正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