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湖南浏阳发展大棚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来源: 直播吧
2024-06-20 05:39:37

  中新网浏阳6月19日电(易芳霖)盛夏时节,果树飘香。走进湖南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小寺组果蔬种植基地大棚,果农种植的圣女果大量成熟。深绿色藤蔓映衬下,一串串好似红宝石的圣女果镶嵌藤蔓间。

  “果实生长过程中没有打过农药,纯天然绿色食品,个个颗粒饱满。”果农捧着刚采摘下来的果子对游客说。大棚里,务工群众忙着疏枝、采摘,游客三五成群观光打卡。

  一直以来,石霜村村民都有种植蔬菜传统,但因市场及种植技术等原因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如何利用独特地理优势,让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是石霜村支两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石霜村坚持把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在大棚经济上下足功夫,使温室大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的一把“金钥匙”。

  产品要想吸引顾客,品质必须过硬。果树基地大棚内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质优良,全程用物理、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养出的每一颗圣女果质量都响当当。

  “我们在圣女果的种植、养护、销售等环节,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出产的圣女果品相好、味道佳、产量高,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相信一定会有非常好的销量。”看着大棚里的圣女果,石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书记肖孝炳十分自信。

  据了解,石霜村村民委员会立足发展果蔬种植,持续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发展上发力,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果蔬种植基地,并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发展智慧果蔬大棚,在产业选择、技术培训、产销对接等方面下足功夫。

  目前,该村圣女果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实现了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跑出了群众就业增收的“加速度”。(完)

  我尴尬地点点头。老黄站在一棵香樟树下,说:“其实,一条路走久了,也就有感情了。我在这条路上,认识了好多植物。这是小叶菝葜,开淡绿色的花,看,这果实也是淡绿色的。还有那边那个,是铁仔,能治疗牙疼呢。”我起了兴致,摘了一些铁仔、铁包金握在手里,淡淡的汁液染在手上。

  <strong>客流快速攀升,出行忙中有序</strong>

  近十年的诗歌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想象和了解更加立体,也更加深入了,逐渐从工作、工资、工时等这些比较外在、刚性的东西渗透到情感、愿望、梦想等这些比较内在、柔性的东西。这些变化不光具有文学的意义,同样还具有社会学的意义。

  首道门票免费潮

  海港、陆路、空港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分别为2.1万、42.4万、4.5万,较实施前各上升13%、53.3%、33.2%,为2019年同期的36.4%、30.1%、11%。空港口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客流最多,日均1.1万人次,陆路口岸深圳福田增幅最大,日均2.1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春联印刷工艺不断提升,手写春联越来越少,春联文化逐渐被淡忘。新绛县为留住年味,多年来一直坚持为民众提供“私人订制”春联,其内容和形式也兼容“传统与个性”。如今,楹联文化已成为这座千年古城的名片。

蔡秀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