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运河边的人文游记:哪座城市最适合城市漫步?

来源: 半月谈
2024-07-10 14:44:35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启航!大运河》“运河边的人文游记”主创分享会7月5日晚举办。单霁翔、西川、张谨、张鹏、颜小可从各自的旅程体悟、见闻与专业角度出发,分享节目幕后趣闻,畅聊对大运河的深厚情感以及让人惊叹的大运河历史文化奇迹。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正在热播的《启航!大运河》在运河沿线城市开启“城市漫步”,通过实地探访和应景解读,带领观众感受运河旖旎风光、探寻水脉悠长文韵。

  无论是身着汉服“穿越”进入《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繁华盛景、探访微山湖上的南阳古镇,还是领略大运河上的超级水利工程,抑或品尝淮安长鱼面、淮北“棒棒茶”等运河特色美食,嘉宾们回忆起旅程中的难忘点滴,表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特色民俗风情令人动容。当亲自踏访水乡人家的房前屋后,依河而居的百姓与大运河相伴相生的情感连结得以具象化,“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河流,也是运河两岸老百姓的生活之河,烟火气满满”,单霁翔说道。

  活动现场,西川从文人墨客的视角出发,聊到这趟旅程的启发与触动,表示通过这次旅程,将以前在诗歌中读到的大运河与真正的大运河联系了起来,“通过这次行走大运河,对一些文化历史豁然开朗,学习到了很多之前没有去了解思考过的运河文化”。

  谈及大运河十年申遗之路,大运河申遗文本总撰稿人张谨认为,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关键点是要突出与国外运河相比的独特性所在。在她看来,国外运河很多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出于生产实用性的角度而建造的,而中国大运河是在农业文明时代由国家开凿、政府管理、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杰作。

  十年前,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 对大运河历史地位的国际性肯定;十年后,大运河及沿线城市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古韵焕新,越来越多的人也在爱上大运河。嘉宾们在现场分享申遗十年来的成果和感触,并期待着下一个十年,大运河的价值继续得到保护,让运河文化“活起来”更“火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完)

  顺便说一下,《随园食单补证》中关于“文饺”的记述:“苏州式也,以油酥和面,包肉为饺,烧熟之。杭俗则曰蛾眉饺。”而前面提到的《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的“鹅眉夹儿”,也许就是“蛾眉饺”的前身。

  在2022年7月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滴滴16项违法事实中,涵盖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等8个方面,还发现滴滴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但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

  近三年疫情,每个人都不容易。人们压抑了许久的郁闷心情,太需要一次彻底的释放。正所谓“新年新气象、好运好风光”,人们期待在春节这个万象更新的日子里,借着节日的种种仪式感,来驱散阴霾、祈福祝愿。

  三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交通运输、出入境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配合做好2023年春运期间游客安全有序出行工作。

  “没有伟人救我的话,(我)哪有今天!我的一切都是党的。”1992年底,年广九曾给邓小平寄去了1公斤“傻子瓜子”,并找人代笔写了一封感谢信。

  “当时武汉不就是这么弄的嘛。”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刚也有同样的感觉,“把别的病房都收重症肺炎,也可以,这个环境有,但是重症的人力资源没有。”

邬木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