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携手在沪成立基地 致力提升翻译质量和国际传播能力

来源: 红网
2024-06-16 15:48:05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5日获悉,“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上海市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下称:基地)在上海正式成立,将致力提升翻译质量和国际传播能力。

  基地的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翻译研究与实践、专业领域合作、高端人才培养。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指出,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需要依托国际法律法规,而建立在华东政法大学的基地符合培养熟悉国际法法律翻译专业人才的目标。他呼吁全国高校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从专业角度向世界展示一 个开放自信的国家形象。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李伟勇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传播和加强各行业的交流互鉴,近年来人工智能对外语专业学科的冲击巨大,各单位需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翻译学科的未来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基地的建立,是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的尝试,更是各方共同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一步。他希望共同研发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与实践项目,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翻译与国际传播相关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泡一杯咖啡,读一本好书,赏一线江景,在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的求是书房,不少市民群众来此打卡、学习、休闲。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3日电 题:中医药防治的“中国方案”如何助力中国疫情防控?

  厦门海关3日称,上述签证受惠的主要产品以铝制品、无机化学品、伞具、鞋靴等为主。

  喜欢跑步的温女士则觉得,指南针对重返运动前的评估很严谨。她说:“先看自己是否属于适用人群,再用活动准备问卷对照有没有禁忌症,最后通过主观疲劳感知评估确定能否重返运动。这样自己运动起来也会非常安心。”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3/99/1101233227886523535.jpg" alt="" />

黄丽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