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车北上”一周年 大湾区融合按下加速键

来源: 南风窗
2024-07-02 11:23:47

  中新 网珠海6月30日电 题:“港车北上”一周年 大湾区融合按下加速键

  作者 邓媛雯 王相国

  “港车北上”政策是中央支持香港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港珠澳大桥边检站30日对外公布,据统计,自2023年7月1日政策正式实施以来,截至6月30日16时,经该站查验的出入境“港车北上”数量已突破95万辆次,完成“港车北上”边检备案的驾驶员已超过8.2万人次,车辆已超过6.7万辆次。

  “港车北上”加速大湾区融合发展

  “港车北上”令香港居民往来粤港两地更加方便,有力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车畅、人兴、财旺”融合发展态势。

  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车流持续快速增长,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流已超过1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3%;出入境车流已超过250万辆次,同比增长102%。其中,出入境香港旅客超过5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85%,占口岸客流总量超过4成。

  “港车北上”助力港人便捷通行

  自驾“北上”已成为当前香港居民入出内地最热门的跨境方式之一。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自“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经珠海公路口岸通行的香港单牌车月均增速超过33.8%。尤其今年以来,“港车北上”数量月均达到11.3万辆次,是政策实施首月的16倍,保持逐月递增趋势。目前,香港单牌车已成为口岸通关车辆的主要种类,通关量占口岸每日客车通关总量的33%。

  “有了‘港车北上’后,北上旅游省时省力,消费性价比又高,体验很不错。以前暑假一般都会选择去日韩或者东南亚周边国家旅游,现在一家人更想去大湾区不同城市转转。”香港单牌车司机陈先生不久前带着家人到广州观看龙舟比赛,现在他们又准备到粤北城市清远去漂流避暑。

  香港居民驾车“北上”旅游消费成潮流

  通关环境持续改善,预约机制不断优化,香港居民驾车经港珠澳大桥“北上”旅游观光、休闲消费已成为潮流。尤其周末假期,口岸“北上热”现象更为明显。

  据边检部门统计,今年周末及节假日期间,香港单牌车日均通行量达到6600辆次,占口岸客车总量比例超过42%。其中4月6日,单日最高通行量达到8840辆次,刷新政策实施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

  为香港年轻人湾区创业制造机遇

  生活半径扩大,时空距离缩短,“港车北上”不仅为香港居民悠闲娱乐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为香港年轻人在大湾区创业就业创造更多机遇。

  “现在内地商家更重视对港方向宣传,香港居民对湾区资讯也更加关注。”香港青年陈国燊称,其于今年年初在珠海成立了一家传媒公司,主要承接湾区文旅资讯对港推介业务。

  “我们以‘港车北上’为主题打造宣传产品,自己开着香港单牌车到各地亲自体验、宣传推介,反响很不错,找我们合作联系的商家越来越多。”陈国燊表示,打算年底继续扩展公司规模,制作更多作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完)

  丽贝卡·布鲁姆当时就在这架757客机上,她表示先是感到了震动,向外看去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架更大飞机的机翼撞上了自己客机的机翼,“机上的乘客们可以感觉到轻微的碰撞,而碰撞的声音更明显。”随后,这架飞机上的乘客不得不改签后来的航班,所幸没有人员受伤的报告。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民兵训练基地,一片火热练兵场景映入眼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我们打造集民兵军事训练、全民国防教育、学生军训、应急救援训练演练等功能为一体的民兵训练基地体系,释放了‘1+N’多重国防效能。”该基地负责人、宜春市袁州区人武部部长刘逸飞说。

  “寒气”逼人,科技巨头火速扭转疫情期间的扩张态势,集体“过冬”。Meta已于去年11月宣布规模达1.1万人的裁员计划。展望今年,Meta预期工资支出和经营成本将会放缓至890~950亿美元区间,较此前预期值下调50亿美元。Meta CEO扎克伯克在声明中写道:“2023年将是公司追求效率之年,我们将致力于成为一个更强大、更灵活的组织。”财报公布次日,Meta股价暴涨23%,为其上市以来第二大单日涨幅。

  作为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之一的云顶滑雪公园,雪场里分外热闹。云顶滑雪公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旭光说,从春节前至今,每天有3000多人次游客。

  2月4日(本周六)晚八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将迎来第五期。本期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将与明代史学家、方志学家杨慎共同品读中华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越绝书》,领略中华方志的魅力。

  中国水科院院长匡尚富感谢克勒希主席对水和科技议题的重视。他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也是一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石,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水是应对挑战的关键抓手,全球各国各界必须用团结、可持续、科学的方法一致应对、解决问题。中国水科院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水利科研公益机构,将全力参与联合国相关活动,以水利科研助力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球落实。

张玉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