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心说丨19个职业上新!数字经济新赛道千帆竞发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3 13:58:47

  表演太极、冲泡咖啡、辅导作文、解答问题……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几乎“无所不能”的AI机器人大显身手,各种创新成果应用令人目不暇接,将我国数字经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数字经济大潮席卷全球,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很多人在赞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不免焦虑:这对一些行业产生多么大的冲击,不少行业还能保住饭碗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让历史照进现实。

  交通运输工具一日千里的变革,推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不论是Cit ywalk(城市漫步)还是“特种兵式”旅行,由于时空距离极大缩短,人们出行更加便捷。这也刺激了旅游度假、酒店住宿等行业日益繁荣;小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带动汽车制造、保险租赁、保养维修等相关行业崛起壮大。伴随社会进步,新产业蓬勃兴起、新业态不断涌现,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催生无数新职业。

  细心的人发现,在全社会创新创业大潮下,每隔一段时间,我国就会“上新”一批职业:网络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云网智能运维员、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工业互联网运维员……从人社部最近公布的19个新职业、29个新工种可以发现,随着数字经济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无数新的就业机会如繁花绽放般接连涌现。

  时代在变,社会需要的职业自然也会跟着变。过去谁又能想到,现在的农民不光会种田,还拿起了手机、无人机这样的“新农具”,走进了直播间,摇身一变成了带货的网红。过去是人找货,如今是货找人,网络主播新职业的出现,解决了农产品“好酒也怕巷子深”的难题,缩短了从田间地头到城市居民餐桌的距离。

  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人,我们也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学习、适应新技术。古老的马车夫职业,如今早已被召之即来的网约车司机取代,成为互联网新经济的一员。不久的将来,随着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照进现实”,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这一新职业也有望成为“香饽饽”。从机器取代人力驱动,到人工智能让机器越来越像“人”,无数新职业的从业者用他们的智慧结晶,不断延伸拓展着人类能力的边界。

  未来还会涌现多少新职业、新工种?谁也说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职业的“含科量”越来越浓,不同学科之间交叉复合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就拿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来说,不光得明白“四个轮子”是如何转的,还得教会机器人成为“老司机”。对于那些还未走出校门的学子来说,有了明确的职业方向,并为之努力,未来就业之路就多一份保障。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2.44%,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位……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如今的中国,正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千帆竞发,每一天都在用风驰电掣的速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争分夺秒地推动着产业迭代升级,引领我们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

  汇率大幅波动增加了企业汇兑和运营成本。由于处在进出口产业链不同位置,不同企业受汇率升贬值的影响方向不同。对于进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改善盈利预期,但对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将弱化企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市场份额;反之亦然。不同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和对海外市场依赖度存在差异,受到汇率波动影响也不同,海外资产、负债、收入占比越高的企业,其外汇风险敞口越大,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更敏感。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由于人民币汇率贬值,2800多家上市公司出现汇兑收益,合计汇兑收入562亿元;900多家公司出现汇兑损失,总金额303亿元,汇兑收益大于损失,其中出口型公司受益较多。而2021年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上市公司汇兑损失大于收益。

  此外,对于医院外的道路,医院在管理上无能为力,交管部门警力有限,依靠电子摄像头监控、违法停车贴条等办法,也极易引起患者不满,更有甚者将怨气指向医疗机构。

  听着陈大夫一遍遍叮嘱,躺在床上的陈奶奶很感动,“你们对我这个独居老人这么上心,谢谢你们的辛苦付出!”依据医生的诊疗建议,陈奶奶注意用药和营养摄入,身体情况大大好转。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关于继续加强敦煌文化研究的提案被吸纳进相关实施意见,关于加强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长征文化、发掘黄河文化等提案,在甘肃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予以采纳。(完)

  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一带一路”包含着“开放”和“连接”两个要素。可以说,缺乏“政策沟通”所推动的开放,其他的“连通”都会缺少保障。从双边合作来看,2022年,又有5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目前累计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从多边合作来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为周边地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多边规则支撑。此外,中国领导人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中逐步得到落实。

  “1”,就是抓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个重中之重。我们将更大力度推动财力向民生和基层倾斜,扎实办好13类55件民生实事,加快健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兜底保障措施,持续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切实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袁静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