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江苏大丰:生态“除草”,呵护世界自然遗产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9 11:06:14

  中新网盐城2月23日电(谷华)早春时节,江苏大丰港至川东港的黄海滩涂上,冷风呼啸,显得格外空旷。海堤公路 南侧,数万亩围堰区域内蓄满海水,一群群白色的鹭鸟在水面上空盘旋;海堤公路北侧是一大片光秃秃的海滩。“以前这里长满了茂盛的互花米草,就像草原一样,现在终于看到滩涂本色了。”盐城市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科长倪怀玉说。

  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互花米草,具有极强的耐盐?耐淹和繁殖能力,已成为全球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最严重的入侵植物,2003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一场关系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沿海生态系统安全的“除草行动”在大丰广袤的滩涂上如火如荼展开。

  大丰拥有112公里黄金海岸线、1000多平方公里滩涂,孕育了麋鹿、珍禽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相关部门调查,大丰境内约有6.82万亩互花米草,其中80%以上分布在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地等重要湿地在内的生态红线范围内。

  “这里是麋鹿的家园,互花米草的嫩芽是麋鹿喜爱吃的食物之一。此外,每年有数百万候鸟在这里停歇。所以,互花米草的药物除治需慎用。”倪怀玉说,大丰在确保不形成化学污染,不影响其他动植物生长,不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清除互花米草,主要采取“刈割+围淹”的治理方法,辅以翻根深埋、人工挖除等措施,对分布在沿海滩涂的互花米草进行生态治理。

  据介绍,互花米草兼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繁殖力强易“复发”,单纯的割除地上部分完全不能阻止其二次萌发。综合考虑生态和施工安全,大丰在互花米草大规模连片分布区域,在互花米草种子成熟之前进行刈割,然后将互花米草的根茎匡围在至少60公分深的潮水下淹没6个月,直至根系缺氧窒息死亡。对不适合围淹的区域采用翻根深埋的治理方式,翻根深埋至少1米;零星分布或机械无法施工的区域则采取人工挖除的治理方式。

  截至目前,大丰海堤公路南侧3.37万亩互花米草生长地已经围淹,北侧3.45万亩互花米草也刈割完成。互花米草治理工程施工单位相关人员表示,现在要对围堰蓄水区进行管护,定期巡查,动态清零,确保除治质量,将于2025年全面完成大丰境内互花米草治理任务。

  对互花米草“斩草除根”之外,大丰积极探索互花米草治理后生态修复,联合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地质局海洋研究院,在大丰川东闸南设立84亩生态修复试验区,运用柽柳、盐地碱蓬、盐蒿等本土植物开展治理后滩涂修复模式研究。

  “我们统筹考虑主要生态功能及候鸟、麋鹿等保护对象,对适宜开展植被修复的除治区,将通过恢复芦苇、碱蓬等乡土植物,构建湿地植物群落,形成海岸植被防护体系;对不宜开展植被修复的除治区、鸟类高潮位栖息地及觅食地等,保留光滩进行自然恢复。”倪怀玉说。(完)

  ——提供重点旅客优享服务。向社会公布预约服务电话,旅客可以拨打12306或者主要车站服务热线进行预约服务,为重点旅客提供轮椅、担架、优先进站、便利出站一条龙服务。开设爱心服务窗口,为老年人、脱网人群及其他弱势群体提供购票保障,窗口确保支持现金服务和电子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

  扎根在一线,最懂得兄弟们的期盼。除了赵伟丽是个“老码头”,团队成员刘福乾、王钦斌、刘尚旗来自装船队、库场队等最一线的班组,李磊、郭凯、马学旭从事现场司机、调度多年,都与码头结下不解之缘。

  四川、云南等地近年相继出台政策,对松露采挖时间和大小进行规定,同时加大保育促繁工作,松露保护取得一定成效。从2009年开始,四川攀枝花市林业局发布关于规范块菌(松露)采集管理的通告:根据省市专家研究认定,攀枝花松露成熟期在每年12月,采集应在每年12月1日后进行,应只采集成熟的,严禁挖光,直径2厘米以下的严禁采集。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银行柜员向中新财经反映,今年新春的业绩增长并不容易,一线员工承担的指标压力很大。

  韩正建议双方要坚持互利共赢,实现能源合作新突破;坚持统筹推进,积极拓展非资源领域合作;坚持安危与共,稳步推进安全合作;坚持民心相通,持续扩大人文合作。

<strong>  ——“准”</strong>

黄雅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