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如何驱动新消费?底层逻辑是“人货场”要素的变化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7-01 07:55:27

◎霍星羽

6月27日,在“山水龙城 向新而行——柳州市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交流会暨2024年上证夏季所长会议”上,来自产业链上市公司、券商、投资机构等各方嘉宾围绕创新如何驱动新消费进行圆桌会谈,积极建言献策。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人群的转变催生了新的消费动向。榕树投资董事长翟敬勇表示,消费主力军已变为“90后”“00后”,这类人群青睐小众、多样化的产品,而对品牌影响力不甚看重,放弃“大而全”的产品,追求“小而美”的产品,柳州螺蛳粉便是“小而美”的体现。

对于这一变化,翟敬勇认为,企业必须加大对消费主力购买偏好的研究。“资本市场已经反映出,传统大牌消费品的市场竞争力受到挑战,一些新兴的消费品正在悄然崛起。”翟敬勇说。

农银汇理基金消费行业研究员李芳洲也认为,对于特定人群的消费意向分析很有必要。不同人群的消费潜力有所分化。她将消费潜力上升的人群归为三类:第一类是“Z世代”年轻人,这类人群在社交、悦己方面的消费能力正在上升;第二类是一线城市的“银发族”,他们对食品饮料、家具家电、旅游的消费需求只增不减,甚至存在消费升级的现象;第三类是一线新中产人群,这类人对文旅、教育都存在刚需。

事实上,消费品的创新离不开“人货场”要素的变化。永赢基金副总经理李永兴表示,做消费品研究要注重“人货场”三个要素的分析,即什么人、在什么场景、消费什么商品、该商品满足了消费者何种需求。消费品行业的创新,与这三种要素的改变密不可分,而优秀的企业能将这三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在“人”的方面,企业要抓住消费者行为习惯的变化。譬如,部分饮料企业洞悉到低糖化这种消费偏好的变化,部分饮品店则抓住了消费者对果茶偏好上升的改变,都抓住了商机,迎来了消费量的增长。

在“货”的方面,产品本身的创新升级分为三类:一是以电子产品为代表的科技类消费品发生功能性创新,如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都是通过功能的迭代升级,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二是产品本身定位的升级,李永兴引用马斯洛的需求分层理论介绍,消费者对于同一种商品存在不同的需求层级,满足的需求层级越高,产品的定价和定位也就越高,如高端白酒不仅具有基本功能,还拥有社交属性,享有更高的议价权,奢侈品行业也是如此;三是在规模扩张中实现低成本下的品控 ,如螺蛳粉产业园便是通过规模化实现了低成本品控。

李永兴说,“场”的方面则包含销售渠道和消费场景。消费品产业的规模化需要压低获客成本,直播电商等新兴消费渠道便是低成本获客的方式之一。在消费场景上,有酒企将啤酒绑定烧烤场景,也实现了低成本获客后的规模扩张。

  原来,旅客金女士带大量现金出行是为了前往深圳给员工发工资,由于其在过安检时正在打电话不慎将背包遗忘在安检处。抵达深圳后,她才发现双肩包不翼而飞。金女士仔细回想,背包极有可能遗忘在了广州南站,遂迅速联系广州南站失物招领处,得到答复称广州南站派出所民警正在寻找背包失主。金女士立即购买返程高铁票,于当晚十点半返回到广州南站。在民警的帮助下,装有15万现金的背包最终物归原主。

  从1992年到2022年,30年间,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活动共举办交流活动35次,直接参与其中的两岸“小天使”超过2400人,涉及2000多个家庭、数万名两岸同胞。

  中国农谚有云“数九寒冬,冷在三九”。然而在这个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段,辽宁省85个冬季专项监测降水的气象站中,74个站有降水,平均降水量为3.0毫米;辽宁省1305个具备大风监测要素的气象站中,有503个气象站出现6级以上瞬时大风,沈阳、大连、鞍山等37个气象站出现8级以上瞬时大风。

  广西已成为中国接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留学广西”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广西高校在东盟国家建立了8所孔子学院,10余所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为驻外中资企业和东盟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建睿智之言,献有用之策。五年来,湖南省政协共收到提案5339件,审查立案4174件。提案成果得到有效运用,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豫园九曲桥旁的绿波廊近来人气也逐渐恢复。绿波廊酒楼总经理陆亚明告知,店里的年夜饭半成品数日前便售罄,销量比去年多了一倍,“今年卖得特别火,一共做了几千套,全部卖光了。”

黄洁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