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投了李斌15亿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03 16:45:26

  来源:投资界PEdaily

  城市产业之争。

  武汉罕见大手笔。

  投资界获悉,蔚来近日宣布,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获武汉光创新兴技术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机构15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换言之,武汉国资牵头投了蔚来能源15亿。

  其中,武汉目标明确:加强充换电、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制造运维,带动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汉集聚。这不禁让人想起,几年前合肥通过投资蔚来壮大汽车产业链的一幕。

  当下“产业改命”的机遇摆在每个城市面前,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用一次投资,引一个龙头,带一串链条,兴一片产业”。

  刚刚,李斌又融资了

  说起来,蔚来和武汉合作由来已久。

  之所以与武汉合作,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在《湖北日报》采访中透露,公司非常看好湖北汽车产业基础,“尤其是光谷拥有良好的政策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和设施配套条件。”

  次年5月,蔚来再次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就蔚来能源项目展开合作。具体来看,该项目分三期投资建设,围绕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进行充换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布设,提供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智能充换电服务,发展基于动力电池梯次储能的能源互联网业务。

  其中一项重要成果便是——双方合资组建蔚来能源,并将全球总部落户武汉。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普及最大的障碍在于基础设施,其中充换电设施更是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因此,蔚来在品牌成立之初,就提出了车电分离,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补能解决方案。

  蔚来汽车官网介绍,NIO Power (蔚来能源)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加电解决方案,拥有广泛布局的充换电设施网络,依托蔚来云技术,搭建“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能源服务体系,为车主提供全场景化的加电服务。换言之,这是蔚来汽车换电业务的主要平台。

  眼下,换电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补能模式。而蔚来官网中一则视频显示,通过蔚来换电站,即可实现全自动换电,3分钟满电出发。截至2024年5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建设换电站2427座、充电桩22595根,是全国布局换电站、充电桩最多的汽车品牌。

  这一次,蔚来能源宣布引入外部资本——获武汉光创新兴技术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武汉光创基金”)等机构15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

  此番获得国资投资,不仅代表着对蔚来能源商业闭环的认可,还将带动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武汉集聚。几乎同一时间,蔚来能源总部二期项目也签约落户武汉。

  为何是武汉?

  透过蔚来能源,武汉的新能源汽车版图得以浮现。

  这些年,当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共识,武汉也在传统汽车产业基础上,打造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优势。尤其是被誉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悄然间,这里正诞生一个个新能源汽车独角兽。

  吉利也与武汉渊源颇深。2017年,吉利控股收购了全球著名的超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为了推动路特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之路,李书福于2020年12月成立路特斯科技,并将全球总部落户在武汉。今年2月,路特斯科技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最新市值超480亿元。

  而另一边,越来越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集聚起来。

  芯擎科技也是一个吉利系独角兽。2018年,芯擎科技由亿咖通和安谋中国共同出资成立,并落户武汉,主攻汽车电子芯片。截至2023年末,芯擎科技出货量已突破20万片。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深耕智能驾驶计算的亿咖通科技、车路协同头部企业华砺智行、Car-IoT芯片方案商诚芯智联……最新一幕则是,博雷顿武汉基地正式落地。仅仅是武汉经开区,就已经汇聚了10家整车企业、14个整车工厂、落户12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

  用一位VC投资人的话来说,“投汽车产业链,一定要到武汉走走看看。”

  中国城市招商竞赛

  这是中国城市产业竞争的一缕缩影。

  眼下,各 地纷纷拉开招商大旗,吸引优质企业落户。而武汉此次投资目标明显:通过投资一家龙头企业,带动更多企业在武汉聚集。这样的路径,几乎成为各地招商的一致选择。

  究其原因,以标杆企业带动产业腾飞的案例过去已屡见不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肥与蔚来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2020年初疫情爆发,蔚来持续亏损,李斌陷入创业以来最难的境地之中。在与十多个城市洽谈之后,最终合肥向蔚来汽车抛出橄榄枝,与蔚来汽车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而合肥市政府将通过指定的投资公司进行增资,为蔚来汽车带来70亿元真金白银。

  后面的故事我们知道了,蔚来起死回生,并开始反哺,逐渐成为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字招牌——2021年2月和合肥签订了《深化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李斌本人更是化身“合肥市高级招商专员”,帮助数十家公司落地投产合肥。

  此外,上海引进特斯拉;小鹏在广州获得扶持;长沙用“一本书”征服比亚迪……不难发现,每一次合作背后,都为日后壮大产业链埋下伏笔。

  历史经验表明,通过引进一个个标杆企业,可以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各环节以及创新链相关方企业入驻集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而通过这种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甚至颠覆当地产业布局,滋养出一个个“万亿城市”。

  于武汉而言,这样的机会更是尤为迫切。

  相比于其他兄弟城市,高校众多是武汉最为突出的优势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坐拥92所高校、130万在校大学生、14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令一众城市羡慕不已。

  然而,就业现实也摆在面前。从企业端来看,武汉历来流淌着重工业的血液,吸纳就业能力有限。甚至在武汉流传着一句玩笑话:销售、客服、审核构成了就业市场的三大支柱。以至每逢毕业季,武汉学子们往往选择去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没有新兴产业,终究难以留住人才。早在2021年,武汉就提出构建“9+6+5”的重点产业体系,即9大支柱产业、6大新兴产业和5大未来产业,加快推进国家先进制造基地、产业创新策源地、数字赋能先行地、转型升级样板地建设。

  一个个正在崛起的产业集群,给了武汉逆天改命的机会。2023年,武汉新增留汉就业创业大学生30.6万人。

  滚滚长江,奔流不息。因一个产业改变一座城的故事,仍在上演。

责任编辑:何俊熹

  这些新线的贯通运营,将有效完善铁路网络,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据中铁二十二局项目负责人介绍,银兰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北京至兰州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全线贯通运营,进一步完善了甘肃、宁夏等我国西部地区路网结构,极大便利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望着窗外,看着皑皑白雪覆盖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眼前小山坡上种植的松树和白杨挺拔而孤寂。“七台河跟鹤岗差不多,都是先有煤矿后有城市,这个小区都是从采煤塌陷区迁过来的,之前家里面积大的分到了两三套房,原来的地方已经拆除进行了绿化。”

  作为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三峡博物馆年均服务观众超300万人次,产品年销售额也从早期的约80万元提升至约1300万元。在三峡博物馆文创部主任池林看来,这些成绩都得益于持续的创新。

  作为东道主,广汽集团在这届车展上发布广汽埃安Hyper GT、广汽传祺新一代GS3•影速、广汽丰田第五代双擎混动技术等新车和新技术的同时,还发布 “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喊出2030年将实现“产销超475万辆、营收1万亿”的新目标,给较为冷清的广州车展热场。

  2022年年初,东方雨虹建筑修缮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晶澳太阳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天津设雨虹晶澳公司,不断丰富绿色建材产品品类,提升系统化服务。在产品方面,东方雨虹相继推出“虹昇”分布式光伏屋面系统、SWIFT轻快集成柔性屋面光伏系统,并加快布局光伏瓦、EVA光伏封装胶膜、光伏建筑维修服务,在光伏材料及服务领域不断延伸。

  但在现今国际电影市场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仍稍显弱势,对此,中国导演谢飞表示,“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文化链,做好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电影,它们将通过电影节走向世界、走向文化界、走向艺术片市场,甚至走向课堂,使年轻一代的观众多了解中国,多看中国的电影。”

陈淑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