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粮食这样种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03 05:25:27

  ◎本报记者 杨 仑 吴纯新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全国两会期间,粮食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

  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艳看来,人是关键问题。“想要吸引更多人才回到乡村,当地需要有特色产业;同时要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以中国一拖开发的多功能自走式智能辣椒直播机为例,要一次性完成“椒麦套种”农艺下的铺管、覆膜、精量播种以及镇压喷药等多种工序,这台机器的工作效率要比人工作业效率高20—30倍。

  谈及农机行业发展,刘继国建议加大高端农业机械科技研发投入,加大对农机企业在技术及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对短板弱项装备及“卡脖子”技术的研发应用。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业主体发展迅速。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梨树凤凰山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的合作社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在她的带动下,合作社成员已有158户,服务带动周边9个村,800多户农民。“从大型播种机到收割机,再到喷洒生物农药的无人机,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植保机、智能免耕播种机等装备,我们都用上了。”韩凤香说。2023年,该合作社实现粮食总产量2000多万斤,让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培养高素质农民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要素,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之源。”全国政协委员、 佐丹力健康产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丹说。

  人间芳菲尽染,尘寰烟火正俏。这便是如今游客对套马沟村最贴近的描绘。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哈尔滨1月9日电 (记者 姜辉)时值中国北疆最冷的“三九天”,记者9日从黑龙江省气象局获悉,9日至13日,黑龙江省大部地区却气温回升,最高气温达3℃。

  <strong>“绿色”</strong>

  针对涉青少年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以“净化网络空间、护卫健康成长”为导向,深入开展青少年保护“护苗”行动,严打涉青少年色情网站,严查制造、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人员,严打利用信息网络组织卖淫犯罪活动,全力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8日下午,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部分支持者闯入位于首都巴西利亚的巴西国会、联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等国家权力机构所在地,并与军警发生冲突。(总台记者 胡颜箫 顾鑫 宋亮)

<img src="//www.chinanews.com/gn/2021/03-25/U445P4T8D9439904F107DT20210325110847.jpg" alt="" />

洪淑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