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公里高铁环线串联长三角 八小时看尽江南烟雨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17 15:17:44

  中新网合肥6月15日电 (记者 张强 韩苏原)15日,单向行驶里程超1200公里、全程约8小时的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首发。“90后”上海市民张云辅通过沿线停站打卡的方式,“游览”了江南园林、皖南山区、湖泊岛屿等多地名胜风景区,“仿佛是八小时看尽江南烟雨”。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杨秀志介绍,目前,长三角铁路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城市,成为中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2023年,长三角铁路全年旅客发送量超8亿人次。“这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

  杨秀志说,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的开行,不仅有助于密切长三角各个都市圈内部联系,也将促进都市圈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交流互动,助力长三角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文旅经济发展。

  2020年底,安徽开通运营了长三角地区首条省内环形高铁,形成安徽省内流动的“小圈”。此后,长三角铁路部门开始谋划开行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

  15日,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首发列车——G8388次列车座无虚席,旅客主要前往苏州、无锡、南京、黄山、九华山等城市和景点。

  G8388次列车沿途21个站点,横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串联7条高铁线路,将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4座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及多个经济强市、著名景区串联起来,并将沪苏浙皖连成一个“圈”。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站客运车间工会主席汤杰认为,这条环线高铁把一些较为偏远的城市与中心城市连接起来,让小城市与大城市间的联系更便捷、更紧密。旅客可按需“分段乘坐”,方便沿途城市之间的直达,更加有利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

  当日下午,长三角超级环线列车到达黄山西站,许多乘客走出列车,开启皖南之旅。

  据介绍,今年4月26日开通运营的池黄高铁,为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补上最后一块“拼图”。安徽池州、黄山两市百余家景区、酒店民宿和特产企业推出优惠措施,为乘坐池黄高铁落地的游客提供“免减优”政策。

  黄山市黄山区文旅体局副局长吕瑛平说,这条环线加密了黄山区与长三角城市的联系与合作,带动了黄山区绿色农产品从“大山里”走向“大都市”。

  上铁国际旅游公司上海 分公司经理王露介绍,该公司将依托铁路路网优势,抓住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等契机,定制更多的高铁环线精品旅游线路。

  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李东和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文旅一体化的核心内容,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是一个超级文旅IP,有利于形成超级旅游集聚区,推动沿线城市和区域进行文旅供给侧改革,提高区域文旅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完)

  危岩:好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各位媒体朋友,首先,对于胡某宇同学的不幸离去,我们深感痛心。同时,向一直关心关注此事的广大群众、网友和媒体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接到胡某宇同学失踪的报警求助后,我们高度重视,全力搜寻。公安机关通过人像比对、调阅监控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追踪排查,我们也组织发动了各级干部、护山守林员、志愿组织和广大群众,对胡某宇同学可能出现的区域展开了持续的、不间断的搜寻,但直到1月28日上午,仍没有发现胡某宇同学,这也反映了我们在搜寻工作中对部分重点区域,没有完全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于社会各界的监督,我们诚恳接受。 在开展搜寻工作的同时,我们一直保持与家属沟通交流,及时通报进展情况。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人文关怀,深入细致做好后续工作。 我就回答这些。

  但收益问题很快出现。“以前的C级牧场升级后都评上了B级牧场,鲜牛乳收购价又降下来了,所以早参评的有收益,晚参评的基本没收益。”起早贪黑经营六年,赚来的钱都还了贷款,幸运的是,陈波当时贷款额度不大,牧场规模也有限,还清了贷款,奶牛数量从170头扩充到450头。“虽然没看到现金,但小牛多了,我们也挺高兴。”陈波回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全国政协设立环境资源界,表现出国家层面对环境资源的高度重视,“这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注重规模数量型的经济增长,后来要实现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环境资源保护就变得极为重要。”汪玉凯认为,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环境资源受到高度重视是必然的趋势。

  中柬两国航班数量也在逐步恢复,2月16日昆明和上海直飞暹粒省将复飞。柬埔寨旅游部称,两国直航航班逐渐增多,已恢复至疫情前的三成至四成水平,3月起,来柬旅游的中国游客还将持续增长。

  位于上地的一家商业银行个贷经理告诉记者,网点并没有提高提前还贷门槛,正常处理客户需求,春节复工后每天来办理的客户有四五位,这两天人又少了,“应该是码农们刚发了年终奖,手里有闲钱,所以近期提前还贷的人多了些,不过谈不上‘还贷潮’。”

  “这对于释放这部分中年人的购房潜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严跃进表示,在全国14亿人口中,40-59岁年龄段的人口占比为31%,明显超过20-39岁、60-79岁的两类年龄段人口。此次政策调整将释放40-59岁年龄段的中年人购房需求,其购房支付能力强、获得足额信贷的需求也较高,若能获得充足贷款,对于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的释放具有积极的作用。

李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