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七仙女袁媛携黄梅戏经典剧目赴香港演出

来源: IT之家
2024-06-03 22:05:48

  中新网合肥6月3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3日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获悉,当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袁媛,应邀参加第二届香港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

  “这次香港之行,我演绎了黄梅戏经典剧目《牛郎织女》的选段。我在演出中不仅传承了老一辈的表演技巧,更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袁媛在前往香港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牛郎织女》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该剧目以完整的戏剧结构、紧凑的情节和兼具戏剧性和文学性的唱词,体现了劳动人民淳朴的美好期望。

  据介绍,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香港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便在香港掀起了一股“黄梅热”。作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吴亚玲的弟子,袁媛一直致力于将黄梅戏发扬光大。

  袁媛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6岁开始接触黄梅戏,13岁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班,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

  多年来,袁媛不仅在传承黄梅戏经典剧目中表现出色,更在创新方面大胆尝试。她主演的《天仙配》《宣言》等大型剧目,获得观众和业内专家好评。在《天仙配》中,她不仅把握了七仙女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更在演唱和念白上独具匠心。因此,袁媛有第四代七仙女、现代黄梅戏的“看家人”的美誉。

  同时,袁媛专注于戏曲人物的心理研究,并结合自身演出实践,积极开展黄梅戏相关学术性研究,撰写《大型黄梅戏清唱剧<红梅赞>杂感》《演出黄梅戏“唐诗宋词”的感想》《七仙女人物塑造浅析》等文章,并发表了《浅谈黄梅戏艺术未来发展之努力方向》《从新剧<唐诗宋词>看黄梅戏的探索之路》《黄梅戏接轨现代元素,展望未来》《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等学术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袁媛还曾赴意大利、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菲律宾、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黄梅戏这一中国传统戏曲 艺术,将是我一生的追求。”袁媛坦言。(完)

  2月9日,该片在港澳地区首映。香港首映礼当晚在铜锣湾时代广场英皇戏院举行,该片特别出演的刘德华在典礼上分享了拍摄电影的趣事及感受。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洪森首相是中国在2023年农历春节之后接待的首位外国领导人,充分体现了中柬关系的高水平。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着力打造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为中柬“铁杆”情谊注入新内涵。

  活动在拉萨市级“非遗”藏戏剧目《朗萨雯蚌》表演中拉开帷幕,藏传佛教直孔噶举派书法传承人现场书写藏历新年贺词,优美流畅的书法唤醒了大家对传统藏历新年的记忆。塔巴陶瓷、艾玛日寺酥油花、达布林耐服饰、直孔“啊哒”面膜、直孔氆氇、唐加藏纸、康萨家具等17家区市县级优秀非遗项目齐聚一堂,为民众送上了一场“非遗”年货盛宴。

  除了现汇和物资援助之外,中方也在加快落实对叙利亚的粮食援助项目,其中220吨小麦正在运抵的途中,余下的3000余吨大米和小麦将于近期分两批发运。

  去年,全国如期实现10亿亩累计建设目标,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平均耕地质量提高约1个等级,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今年,将下大力气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统筹安排年度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接下来,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3年1月,乘用车市场受部分消费提前透支和传统燃油车购置税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影响,加之1月恰逢中国春节假期,有效经营时间较正常月份有所减少,1月整体销量明显下滑。中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致使汽车消费恢复还比较滞后,预计一季度终端市场仍将承受较大压力。(中新经纬APP)

许秀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