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环球网评:兼收并蓄,描绘千年运河友谊画卷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6 17:28:15

  追本溯源,解读千年运河文明基因。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千百年来,大运河穿越历史、流淌至今,恰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已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重要文化载体。近年来,大运河沿线省(市)积极开展考古工作,探寻和发掘运河的千年历史脉络。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和遗址保护展示、大运河张家湾遗址保护及环境整治、北京大 运河博物馆建设开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大量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丰富了大运河的文化内涵,为延续历史文脉平添张力,更加激发了我们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的使命感

  守正创新,展示千年运河古韵新貌。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一条线性的活态文化遗产。如何活化利用运河文化,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成为各地积极探索的课题。江苏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的重点建设区,积极扛起“原点”担当,通过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编制规划体系等措施,加强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同时,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文旅融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隋炀帝陵遗址博物馆、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以及大型交响组歌《大运河》、歌剧《运之河》、舞剧《运·河》、美术精品创作《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等推动大运河有机活化利用,让运河文化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展示运河文化深厚底蕴、培育文化自信的新空间。

  兼收并蓄,描绘千年运河友谊画卷。最中国的故事,要有最世界的表达。为讲好中国大运河的故事,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2009年,扬州发起成立我国唯一运河领域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并连续举办十六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近日,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系列活动之“运河之韵——江苏省美术馆版画精品展”先后走进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向世界讲述中国大运河人与河共生、共融、共兴的故事。以河为媒,共话友谊,拓展世界朋友圈,对于建构文化认同、诠释中华文明和塑造国家形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力与传播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新的机遇。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推动大运河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让大运河成为连接世界、沟通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运河将会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明月松)

  北方地区有大风降温,西北地区等地有沙尘天气。5日至6日,新疆北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黄淮等地降温4~8℃,东北地区局地降温幅度超过10℃,并伴有4~6级风,阵风7~8级;内蒙古中西部、甘肃河西、青海北部、宁夏、陕西北部和京津冀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然而,由于缺乏烤制经验,杨蕊吐槽“吃的东西很多都是生的”。例如,板栗一面焦了、一面还没熟,红薯没有熟透,水果基本都是直接吃凉的……她告诉记者,想要拥有好的使用体验,必须提前做足功课。

  2014年,北约盟国同意到2024年将国防支出增加到各成员国GDP的2%。目前,30个成员国中有9个已达到或超过该目标。(总台记者 徐明)

  新华社阿布贾1月5日电(记者郭骏)尼日利亚路政管理部门5日证实,尼东北部包奇州4日发生一起公共汽车与拖车迎面相撞的严重事故,造成18人死亡。

  寿苏会是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传统活动,每逢农历腊月十九东坡诞辰日举行。自宋代起,历经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每逢寿苏会,苏氏宗亲、苏学专家、苏迷等相约缅怀先贤。今年,寿苏会也延续传统“祭拜仪式”。

  深入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回归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本质,数字技术为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带来新思路。智联招聘CTO王昊分享,在求职者求职过程中,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尤其重要,“智联招聘为求职者推荐的企业,真实性需要得到充分保证”。由此出发,智联招聘尝试拓展与钉钉的合作边界,即智联为钉钉的企业用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将优秀、靠谱的企业推荐给求职者。这意味着信息化的应用不止局限于办公领域,而是真正进入业务生产领域。“在数字化的深入方面,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王昊表示。

林佑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