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名上海市退役优秀运动员奔赴人生新赛场

来源: 千龙网
2024-06-07 12:29:32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记者 缪璐)一段运动路,一生体育情。2024年上海市优秀运动员退役仪式6日在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举行。88名优秀运动员脱下战袍,奔赴新的人生赛场。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寄语道:“希望大家胸怀‘大格局’、坚持‘踏实干’、永葆‘体育心’。面对未来,始终秉持体育精神,以永不言弃、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精气神,迎风向前、积极进取,直挂云帆济沧海。”

  仪式在一场“青春风采秀”中拉开帷幕,运动员用肢体语言,将自己竞技体育生涯的关键词和体育精神感悟进行展示,这既是他们的荣耀主场,也是他们的青春风采秀舞台。

  “再看一眼我的装备,谢谢你陪我经历风雨彩虹”,“再看一眼我的训练场,那些温暖与拼搏的记忆都在这里”,“谢谢你我的教练与领队,如师如父、亦兄亦友”……短视频《我们的退役时刻》,让在场的退役运动员在回忆中感受到前行的力量。

  正如本届退役运动员代表、乒乓球运动员尚坤所说:“12岁的我只身来到上海,进入曹燕华乒乓球学校训练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2008年我第一次代表上海队打主力,2017年全运会和队友一起时隔52年再次夺得团体冠军,这些经历,见证的是我对乒乓球最纯真的热爱和投入,值得我一直铭记和回味。”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三名往届退役优秀运动员代表也结合自身的转型成长经历,为即将退役的运动员们送上祝福。

  自行车运动员徐超目前已经转型为上海队的教练。上海自行车馆的竣工,和国际自行车联盟世培中心亚洲分中心的揭牌,让他看到了上海这座城市自行车运动的美好未来,“上海正在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我们将大有可为。”

  射击运动员刘宸隽,目前是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的一名特警,他在上海射击队进行了12年的专业训练,专业的射击技术让他在特警这个新职业上快速站稳脚跟,“不管是什么样的新岗位,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游泳运动员朱颖文,退役后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体育老师,也是交大高水平游泳队的主教练,带队至今,她的队伍获得国内、上海市内高校大学生游泳比赛百余枚金牌,“选择你心中的热爱,坚持下去,花开在眼前。”

  2024年也是奥运年,正在国家队备战巴黎奥运会的上海运动员,也通过视频的形式,为即将退役的运动员们送上祝福。他们表示,希望体育精神可以一直激励运动员们前行,在新的岗位上继续朝着“冠军”的目标努力,相信自己,实现梦想。

  从竞技体育的舞台到崭新的人生赛场,88名退役优秀运动员的退役誓言响彻夜空,他们表示,将不忘初心、拼搏奉献,积极进取、不断超越,用实际行动践行上海体育人不变的追求。

  近年来,上海市体育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运动员保障政策,每年对职业转换期的运动员进行退役安置政策宣讲,并组织参加综合素质提升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岗位实训,帮扶运动员搭建从“赛场”到“职场”的桥梁,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赋能。想运动员之所想,办运动员之所需,不断完善运动员服务保障体系,解决广大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2024年,上海市共有58名退役运动员参加了为期12天的培训课程,35名运动员到20家用人单位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训。通过培训和实操,上海 市体育局着力引导退役运动员树立正确就业观,熟悉工作流程以及各岗位操作规范,帮助退役运动员快速提升职业技能,适应从“运动员”到“职场人”的转变,实现运动技能向职业技能的转化,助力退役运动员在人生新赛场上拼出精彩的未来。(完)

  在采育镇卫生院,文女士第一次听说“家庭医生”这个服务,但回头一问才知道,她的父母已经在户籍所在地的社区签约了家庭医生,只不过,老两口已经习惯了去大医院,对社区医院的服务反而比较陌生。

  这个楼顶足球场四周安装有防护网,可以避免足球从空中落到街道砸伤行人。据球场老板介绍,这个楼顶球场是他和几个朋友合伙开的,证照齐全。他表示,现在大城市的土地十分紧张,在楼顶开设球场的租金比地面要便宜不少。

  “福州十邑”指旧制“福州府”所辖十县一厅之地,包括闽县、侯官、连江、长乐、福清、古田、永泰、闽清、罗源、屏南及平潭厅。十邑地区通行“福州语”,乡音相连、风俗相通。如今,福州十邑人散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蜚声海内外。

  近年来,各地注重从市级层面入手,加强对基层基础的支持保障,形成“大数据+铁脚板”,党员干部“下社区、回小区、入网格、进楼栋”等做法,让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感觉更敏锐、应对更细致。

  50多岁的刘大哥,要回绵阳江油,拎着一大桶工具、铜线,行李箱里是铺盖被褥。“出来打工的 ,带啥子出来就要带啥子回去。”刘大哥小心地拎着一个铜管,家里的钓鱼竿还差一截,回去自己焊上。过两天,刘大哥还要来成都一趟,把1岁的孙娃接回家,“他们(儿女)都在成都买了房,这几年过年也没回去。”刘大哥笑嘻嘻地说,“今年我把孙娃接走了,看他们回不回来。”

  K1523次列车,从江西九江出发,跨越1488公里,横跨三省区直抵目的地南宁,一趟折返值乘下来需要3天2夜。该趟列车共有18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23岁,大多为“00后”。平日里,他们是鹰潭工务机械段的大机操作工、桥隧工、线路工,春运期间,他们“变身”为列车乘务员。

黄佳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