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23期生厉雷:耄耋有所期 合力谋统一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3 10:19:21

二人扑克剧烈运动「どんな話したの」  “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少民众倾向于接受极端主义观点。”《连线》杂志网站的文章认为,心理和社会因素导致部分人更倾向于接受极端意识形态,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强烈的不确定性。专注于极端主义研究的作家J·M·伯杰表示,过去10年,许多美国民众越发受到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导致暴力极端主义盛行。还有一点很重要,即美国部分政客变得更加极端且发挥了不良示范作用。1Prt-qpNLjEGe6Nmwn8Nfaf-黄埔23期生厉雷:耄耋有所期 合力谋统一

  中新网廊坊6月1日电(记者 陈林 艾广德)黄埔第23期是黄埔军校在大陆招训并毕业的最后一期学生。日前,黄埔第23期学生厉雷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虽然已是耄耋老人,但仍希望能为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能尽一分力,不尽半分。”

  已是高龄的厉雷,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清瘦的面容和略显单薄的身躯,透着一种硬朗和刚毅。老人思维清晰、儒雅健谈,有助听器却不喜欢戴,还能与记者微信交流。

  厉雷1930年出生于北京,1948年考入当时在成都的黄埔军校。回忆起76年前在军校学习往事,已是鲐背之年的老人,对一次顶被子受罚经历记忆犹新。他说,入伍训练中,每天早晨起床后,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有一次我把内务弄乱了,就受了处罚,顶着被子在营房里转了十圈。”

  因当时局势紧张,黄埔第23期学员在校训练修业期规定为一年半。厉雷回忆说,那时生活艰苦,训练强度大,还经常在深夜拉练。

  1949年底,成都解放前夕,黄埔军校计划迁往台湾。当时因病住院的厉雷,和几位同学一起商量后留在了部队医院,没去台湾。“后来,就 参加了起义。”

  一年多的黄埔军校学习,厉雷说,他从“北京大宅门里一个少爷、软弱书生”,历练成“一个坚强的人”。

  2014年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他曾写文章纪念,表示黄埔军校“在我心中屹立着,她时刻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也监督着我……”。使他刻骨铭心的受益,还是校门上知名的对联。“震撼我的心灵、启蒙我的人生观念,也重塑了我的灵魂。”

  新中国成立后,厉雷又先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学习,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1957年,他来到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知子营中学任教,直至退休。老人文学修养深厚,尤其酷爱书法,一生桃李满天下。虽已年过九旬,还经常走进校园,为学生义务讲授书法。

  抖音平台,有学生晒出与厉雷老师的合影,许多网友留言:“教过我美术,令人尊敬的老师”“我们的厉老师”……

  20世纪80年代,厉雷加入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后,积极联系在台湾的黄埔校友。在与台湾黄埔校友的交流中,他们经常以“祖国尚未统一,同学仍需努力”互相勉励。

  2008年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编印了《厉雷文集》,序言中评价他“时时牵挂着祖国的和平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不遗余力地为和平统一事业积极联络、呼吁、奔走。”

  说起这些往事,老人说,黄埔人的使命就是为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无悔一腔血,耄耋有所期。不言夕阳晚,合力谋统一。”(完)

  操作40多米高的钻井、对油气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紧盯智能化生产平台……新疆油田吉庆油田的石油工人们正在开采页岩油藏。

  里约热内卢州消防部门称,5日傍晚,一艘载有14人的拖网渔船在该州瓜纳巴拉湾遭受风暴袭击,造成船体倾覆。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人员迅速前往现场进行救援,有6人获救。截至6日中午,事故已造成包括一名14岁少年和一名3岁男孩在内的6人死亡,另有一名46岁的男子和一名38岁的妇女失踪。

  “中非科技小院”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模式,外国留学生入学前先要进行实践锻炼,发现问题;入学后进行理论课程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然后再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用所学理论指导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在中国3年多的学习实践,戴维找到了玉米增产的答案:比如,耕作过程中,赞比亚农民很少及时采取措施补充土壤养分,而中国农民大都掌握了科学施肥的方法。同时,优选高产品种、完善农田灌溉设施等也有力促进了农作物增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