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低碳冬季:蓝天、暖阳,“绿色”过冬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13 09:54:25

  中新网通辽11月20日电 题: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低碳冬季:蓝天、暖阳,“绿色”过冬

  作者 张玮 齐琦

  寒风日劲,冬意渐浓,位于北疆的内蒙古各地进入供暖季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的通辽市摒弃燃煤锅炉的传统供暖方式,居民过上了清洁低碳的“绿色”冬季。

  “以前每逢入冬,家里要生煤炉取暖,院子里堆满煤炭、柴火,大冷天不停地往炉膛里添炭添柴,屋里屋外烧得烟熏火燎,煤尘飞扬。”通辽市扎鲁特旗居民李成琴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打开开关,一会儿屋里就暖和了,冬天掀开门帘一进屋,暖烘烘的,干净、省事。”

  通辽市扎鲁特旗地处内蒙古东部高寒地区,冬季异常寒冷干燥,最低气温可跌破-30℃,取暖期长达6个月。一直以来,燃煤锅炉供暖是这里的主要供暖方式,污染大、覆盖面积小、供热温度长期不达标,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当地推动北方区域清洁供暖改造,推广实施“以电代煤”,让越来越多居民告别小煤炉,享受上了 电暖气,实现“屋里暖、窗外蓝”,再也不用过“烧炭、倒灰、两手黑”的日子。

  不再需要烧煤,凭借风电就能供暖,生活在通辽农村的刘晓斌享受到了和市区同样的供暖服务。“咋也没想到吹了一辈子山风,现在能用上电暖了。”刘晓斌感到不可思议。他告诉记者,整个冬季,室温均可达到24.5℃。

  据了解,负责为当地供暖的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扎鲁特旗供热站,供热能力共40万平方米14000户居民。经测算,一个供暖季期间,可节约标煤8152.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万吨。

  扎鲁特旗风电场场长贲星介绍:“相比常见的燃煤锅炉供暖,这次采用的是使用寿命长、耗能低、升温快、可连续不间断工作的清洁能源供暖方式——蓄热式电锅炉供暖,能够实现‘停电不停暖’,保障供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地处科尔沁左翼中旗(下称科左中旗)西部的花吐古拉镇,曾经的供暖热源主要靠燃煤锅炉。

  2021年,通辽市政府提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三项举措,这也为花吐古拉镇带来清洁能源惠民项目。

  为满足当地供热需求,改变燃煤锅炉供暖造成的环境污染,花吐古拉镇采用电锅炉、空气源热泵互为补充的供暖方式,环境温度在-30℃以上采用空气源热泵进行供暖,低于-30℃就投入电锅炉运行。日间光伏电站可直接为空气源热泵供电,既节省电费又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该项目通过新能源创新应用实现供能零碳排放,减少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被内蒙古能源局认定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减排二氧化碳274.22吨、碳粉尘74.84吨。

  就用花吐古拉镇政府举例算一笔账:镇政府供暖面积为3666平方米,“煤改电”后,每平方米供热成本可降低45.59元,每年为镇政府节约供暖费16万元。(完)

  比如,活力与秩序。总书记曾指出,“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这次他重点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

  在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方面,培育大众餐饮和家政服务优质服务品牌,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旅游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

  会议提出,到2025年,重庆市林地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森林稳定在6800万亩左右,湿地稳定在22万亩左右,草原稳定在35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由于创伤性损伤和顽固性慢性创伤高发,伤口管理在临床上仍然是一个挑战。”吴明一介绍,医生往往采用外科缝合线和缝合钉重新连接受伤组织和缝合伤口,而缝合伤口可能会引起疼痛、手术部位感染,并导致皮肤留下疤痕。

  ChatGPT的应用场景还包括用来开发聊天机器人,也可以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还可以进行文学、媒体相关领域的创作,包括创作音乐、电视剧、童话故事、诗歌和歌词等。在某些测试情境下,ChatGPT在教育、考试、回答测试问题方面的表现甚至优于普通人类测试者。

  ChatGPT兼具实用性与功能性,被视为有史以来最具代表性的AI应用之一,也使更多人提高了对AI新蓝海的期待。

竺冠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