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90后”巧手制香包 端午祝福远走海内外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09 10:08:00

  中新网嘉兴6月7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端午临近,在江南多地,各式香囊、香包成了抢手货。连日来,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五丰村村民夏晓梅正在日夜赶工,抢在端午节之前,把这份“浓缩的祝福”发往世界各地。

  “历本袋是专属于小孩子的香包,老辈人借此表达对下一代人的祝福。端午快到了,本地的长辈急着寄给在外地定居或者工作的孩子,让远在异乡的孩子感受一下节日氛围。”夏晓梅说。

  她口中的历本袋,是桐乡本土版的香包。“历”代表“日历”,“本”代表“书本、报纸”,顾名思义,小香包中加入了报纸、日历的“墨香” 碎屑。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让刚出生的孩童佩戴历本袋,以祈求健康平安的传统习俗。

  这两年,夏晓梅察觉到,自己制作的“土作品”越来越受外国人欢迎。

  最近,她一天最多能寄送上百个历本袋,且有不少订单发往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

  “海外订单大多是长辈送给在外读书、上班的小朋友和年轻人,很多人会选择历本袋、虎头衣、虎头鞋,搭配一整套寄过去,希望孩子能健康平安。此外,也有人把历本袋送给外国朋友作伴手礼,这是中国的手工艺品,他们特别喜欢。”看着自己缝制的历本袋,变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信物,夏晓梅十分开心。

  虽是“90后”,但夏晓梅已经有18年手工“工龄”。

  她回忆道,小时候,奶奶制作的历本袋在当地远近闻名,自己从小跟着奶奶做针线活,耳濡目染便学会了刺绣。后来,老一辈人年纪大了,她便接过了这门手艺。

  如今,在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夏晓梅只能利用空闲时间缝制历本袋,忙得手脚并用。“每一个都是我手工缝的,复杂款要近十天才做一个,简单小巧的一天可以缝两三个。”夏晓梅说,传统的花篮、虎头、正方形款式最受欢迎,粽子、龙舟、卡通形象等新样式也有不少人喜欢。

  一枚加入了艾草、香料、中草药的香包,既可驱蚊避虫、提神醒脑,也在互赠中,传递着节日的喜庆与祝福。

  眼下,历本袋的火热,折射出当代人的过节新趋势。2024年端午前夕,民俗手工艺品花样不断焕新,艾草花束、卡通五彩绳、粽子玩偶……风靡社交媒体,“端午+创意”以更时尚的姿态融入了年轻人的生活。

  “除端午外,每年我都会做十二生肖历本袋,在销售旺季推出一些节日限定款。”夏晓梅说,在保留老底子款式和用途的基础上,她已开发了车挂、钥匙扣、装饰品、收藏品等多种形式的历本袋,让老手艺更有“新意”。(完)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象限仪座流星雨速度中等、亮度较高,会有非常明亮的火流星出现。火流星会发出更亮的光芒,流星尾迹比一般流星更长且持久,极具观赏性。由于该流星雨的辐射点在后半夜才升起,故午夜过后可以看到更多的流星。

  至于雪豹为什么会出现在滑雪场周围?陈阳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阿尔泰地区的生态环境食物链的完整,导致它们能过来;第二应该是今年雪比较大,“它们出来觅食还是怎么样”。

  负责人指出,2022年11月25日、11月29日和12月1日,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均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下一步,三地将按照《决定》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大运河及沿线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小镇等文化资源,构建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体系。加强大运河文化数字化展示,推动大运河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2/93/460514211407828113.jpg" alt="" />

  病毒毒株类型是近期国内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据外媒报道,奥密克戎新变种XBB.1.5在美国迅速蔓延,目前,40%的新冠确诊病例感染了这种新变种。XBB.1.5毒株是否会在国内引起新一轮流行或者导致二次感染引发民众担忧。

  新疆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拥有世界一流冰雪资源。近年来,新疆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出台一系列支持冰雪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雪道品质、道具种类以及旅游环境、服务设施不断提质升级,形成“冰雪运动+冰雪观光+民俗体验+特色街区+温泉水疗”等复合多元冰雪旅游产品。可以说,“冰雪”已经成为新疆旅游一张靓丽名片。

许宗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