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端午艾飘香 广西“艾草村”激活致富密码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9 11:51:55

  中新网贵港6月8日电 题:端午艾飘香 广西“艾草村”激活致富密码

  中新网记者 黄艳梅

  中国传统端午节临近,走进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万亩艾草种植示范基地,满目皆绿。连片的艾草鲜嫩繁茂,微风拂过,枝叶摇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艾香。

  中国民谚有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被誉为“百草之王”,是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不仅在养生保健方面用途广泛,还有驱邪、祛病等祝福寓意。随着端午节的到来,艾草制品持续热销。

  近段时间,村民郑月秋与同伴罗小燕都在艾草基地务工,工作内容是施肥、除草、撸艾叶等。“每天出工8小时,收入在100元至120元(人民币,下同),一个月下来务工收入有3000余元。”郑月秋对“家门口”的这份工作很满意。

  艾草耐寒耐旱,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田边、地头、山坡、荒地均可选择为种植地。“艾草一年可以收三次,每次每亩收获干艾草1000斤,亩产值5400元,除去成本,每亩利润约2600元,成效是比较可观的。”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万垌村党总支部书记梁国祥说。

  梁国祥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近年来,万垌村发挥低丘缓坡多的优势,积极向农户推广艾草种植业,并引入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种植艾草近2000亩,有力推动村集体、农户、企业实现“多方共赢”,“小艾草”闯出了产业振兴的新天地。

  走进位于万垌村的桂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数条生产线上,各类艾产品陆续下线,将销往中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国家。“每年在端午节前后的这一个月,艾制品的销量会比正常月份增长3倍以上。”企业负责人冯德泉说。

  据冯德泉介绍,该企业共研发了100余款艾产品,建设有自动化标准提绒车间、艾草制品生产车间、艾草类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艾草精油提取车间、艾草日化用品生产车间、艾草类药品生产车间、艾草消杀品生产车间、产品检测中心等。

  “艾草全身都是宝,从艾草干货到艾 条生产、精油提炼和艾草精油日化用品生产,艾草的附加值增加了数倍。艾草产业的前景可期,同时给周边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小艾草真正成为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幸福草’‘富民草’。”冯德泉说。

  看好家乡艾草产业发展前景,在外“漂泊”多年的邓银桂于2021年回乡创业。她在村里开了一家综合型的艾制品超市,同时设有自助艾灸等服务。“今年端午,艾柱艾条类、贴敷类、艾绒枕头和礼盒类产品热销,目前超市销售额达3万余元。”她说。

  小艾草,大产业。位于万垌村的桂艾景区,初步形成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题,集研学教育、文康体养生、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艾文化,在缕缕艾香中品味端午。

  目前,贵港市港南区艾草种植面积达1.5万亩,成为广西最大的艾草种植和加工区。一株株小艾草,帮助当地民众开启了新的致富密码。(完)

  70年来,大足石刻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从1953年开始,大足开展了三次全县文物普查和数次专项调查,基本摸清了大足文物的“家底”,也使大足石刻从20世纪50年代所知的10多处增加到141处,始凿年代从晚唐提前到初唐。如今,大足已构建起党委政府主导、各级各部门广泛参与支持、文物部门具体负责的长效工作机制,文物管理已经从“死看硬守”发展到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立体防护,特别是《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的实施,标志着大足石刻保护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

  成长的路上还需要另一个人“陪伴”,在热搜婚恋内容中,需要提前做功课的“彩礼”最受年轻人关注。如果还想暂时保持单身状态,养个宠物解闷也是不错的选择,布偶、英短、金渐层成为年轻人的新宠,猫狗大战中猫星人大获全胜。

  为精准做好春运疫情防控,辽宁将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严格做好从业人员防护,完善重点枢纽场站从业人员突发规模性疫情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并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公众在春运期间理性出行、错峰出行,引导公众持续提高防护意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随后,全市首家“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在这里开学了,涵盖书法、围棋、形体、拉丁舞等14门课程。居民用平时参与志愿服务积攒的积分,就能兑换兴趣课程。

  聚焦堵点卡点,以服务“护链”,江西筛选电子信息等14条重点产业链,政府派专人负责稳链补链强链工作;以优势“固链”,青海立足既有产业优势,打造锂电池动力及储能、光伏制造等5条产业链……政企共促、上下游携手,推进强链补链。

天气寒冷但未到极点

周礼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