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非遗传承人:库姆孜是陪伴我50多年的朋友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26 07:38:05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24日电 题:新疆非遗传承人:库姆孜是陪伴我50多年的朋友

  作者 胡嘉琛

  “库姆孜和白毡帽一样,是柯尔克孜族的象征。我希望有更多人关注、了解这项艺术。”阿迪力拜克·佧德尔24日接受采访时说。

  自8岁学习库姆孜艺术至今,阿迪力拜克已经习得17种不同的库姆孜演奏技法、掌握近百种音韵。为传承技艺,他自学乐谱,已累计教授近9000人次。

  库姆孜为柯尔克孜语,意为“美丽的乐器”,主要流传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阿合奇县和阿克陶县等柯尔克孜族聚居区。

  今年62岁的阿迪力拜克生活在乌恰县,小时随爷爷、父亲学习库姆孜艺术;12岁起便拜访当地民间艺人精进技艺。“当时只要听说有人会不同技巧,我就去拜访,长时间坐在艺人身边,去听去看,寻求他们指导。”

  库姆孜最初是一种弦鸣类的三弦弹拨乐器,后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得到发展与传承,衍生出四弦高音琴,演奏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在阿迪力拜克看来,不同类别的艺术在交流碰撞中升华。

  青年时期,阿迪力拜克曾到喀什等多地游历学艺,“我与艺人们相互交流,并尝试将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融入库姆孜艺术中。”

  受困于乐理知识不足,阿迪力拜克一度遭遇“瓶颈期”。

  “因为不懂乐谱,只能凭借一遍遍听和看去产生记忆感,之后再反复练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进度缓慢,也容易产生偏差。”为此,阿迪力拜克自学乐理知识,“除了有助于自身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能整理保存库姆孜乐谱。”

  久而久之,阿迪力拜克掌握了17种不同的库姆孜演奏技法,并凭借精湛技艺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艺人。“政府为我提供了一间大教室,周末和寒暑假,学生们都能来跟我学习。”

  他还将掌握的曲目无偿教给村民,面对登门求教者,也热情款待。

  2008年,柯尔克孜族库姆孜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该项目传承人,阿迪力拜克说:“谁愿意学习,哪怕路途遥远,我都愿意去教他,这是我的责任。”

  2012年,阿迪力拜克曾短暂在吉尔吉斯斯坦旅游,与该国艺人切磋库姆孜技艺的经历令他难忘。“见我随身带着库姆孜,有人来交谈,询问我从哪来,在哪买的库姆孜。之后我们先后演奏了自己擅长的曲目,并为彼此送上祝福。”

  “对我来说,库姆孜就像朋友一样,陪伴了我50多年。”阿迪力拜克说,柯尔克孜族民间流传有一句谚语,“伴着你生与死的,是一把库姆孜琴”。“它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会尽自己努力,把这项艺术传承发展下去。”(完)

  降水方面:未来10天,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江汉南部、江淮、江南、华南及贵州等地累计降水量有40~70毫米,江南、华南北部部分地区有80~15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我国其余大部地区的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

并蒂莲是“昆山三宝”之一,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6/64/6712620105395077328.jpg" alt="" />

  不出十五便是年。中国人的年不可以没有年味。年味是儿时或者过去父母端上桌的“家”的味道,是春运路上的义无反顾和不辞千里,是一场庙会或一场烟火的闹热。其归根结底是对幸福的追求,是渗入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我省以工作之实做大生态富民产业,制定实施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沙棘资源保护利用三年试点方案,冬虫夏草、唐古特大黄等道地中藏药材产业实现提质增效,且全面落实林草湿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稳定14.51万个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生态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看得见的产业效益带动致富增收、推动绿色转型。

黎士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