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内关停52家网点,成都农商行加速“瘦身”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3 16:51:47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北京报道

  你有多久没去过银行柜台了?

  近日,成都农商行集中关停13家分理处成为焦点。《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发现,该行4年内已关停52家分理处。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银行实体分支机构正在缩减。今年前5个月,全国已有上千家 银行业分支机构退出市场。

  对此,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6月12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退出市场的原因一是从降低运营成本角度出发,二是银行线下网点关停将是趋势,手机银行和线上网银的发展令银行服务的空间大大扩展,银行服务的易得性也在增加。但必须指出的是,银行不能只考虑成本,还要从金融基础服务的角度,满足乡村地区用户的需求。

  13家网点终止营业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批复显示,同意成都农商行青白江上北、蒲江长秋、温江芙蓉等13家分理处终止营业。

  批复指出,终止营业后,应及时拆除原址标识与标牌,不得再办理金融业务。应妥善处理终止营业过程中的业务移交、客户通知和人员安排,并按有关规定做好对外公告和宣传解释工作,确保金融秩序稳定。

  对于关停的原因,官方公告中没有具体详述。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来,这或与银行数字化转型和农商行合并重组不无关系,农商行合并重组,减少了重复建设。二来,维护实体网点包括租金、水电、人工、安保等成本,线下网点的减少有利于降本增效。

  成都农商行于2010年初挂牌开业,是在原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11年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达到100亿元。2020年6月,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回归国有。

  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成都农商行前三大股东分别是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武侯产业发展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5%、10.50%及10%。

  业绩方面,2023年成都农商行营业收入173.33亿元,同比增长11.61%;净利润58.06亿元,同比增长11.87%;总资产8332.72亿元,比年初增加1119.86亿元,增幅15.53%。

  线下网点“瘦身”的同时,成都农商行行长一职也迎来变更。就在上个月,该行“新帅”敲定,“80后”王忠钦获聘行长。

  截至2023年12月末,成都农商行共有各层级机构635家,其中总行1家,总行营业部1家,分行8家,一级支行28家、二级支行187家,分理处410家。而本次终止营业的13家网点均为分理处。

  年报显示,在2023年11月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成都农商行通过了《关于长期停业网点指标处置规划的议案》。

  记者发现,近几年成都农商行分理处数量出现下降,从2020年的462家降至2023年的410家。与此同时,成都农商行支行类分支机构数量持续增长,2020年到2023年,一级、二级支行数量分别从26家增至28家、152家增至187家。

  有进有退

  近年来,银行分支机构正在加速退出。今年前5个月,全国已有上千家银行业分支机构退出市场,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在退出市场的分支机构中,农商行、农信机构占比较大。

  对于银行分支机构退出的原因,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银行用户倾向于线上办理业务,导致实体网点人流量下降。而运营网点的成本并不低,包括租金、水电、人员、工资、维护费用等,为提质增效,银行会选择关闭部分低效网点。

  另一方面,ATM机、智能柜员机、手机银行能够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甚至用户在公众号和小程序也能办理部分业务,这些渠道成本低、效率高且覆盖面广。可以说,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进一步促使银行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多资金和人力投入到数字平台建设方面。

  此外,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部分地区,银行网点过于密集,关停不必要的分支机构可以避免无效竞争,强化关键区域的业务能力。

  尽管在优化布局过程中部分网点有所调整,但大行以及一些数字化进程较缓、深耕乡村市场的中小银行,仍在县域及乡村增设新的服务网点。对其而言,线下网点仍然是揽客、提供服务以及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责任编辑:王若云

  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站10月24日消息,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中国足协近日联合印发《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按照2025年、2030年和2035年设置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其中,积极申办2031年女足世界杯被列入《方案》的第三阶段目标之一。

  在11月1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在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但仍查验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多地出现老百姓排长队做核酸的情况,该如何缓解核酸检测的供需矛盾?”

  此外,对学校、养老院、工厂、医院等重点场所,也要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即“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1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或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知情人士,根据他透露,此事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但是他感觉已经没事了,“好多事情不是网上传的那么简单。等着看他的解说吧!”

  从数据上看,vivo、海信等中国企业确实从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尝到了甜头。有报道指出,从2016年到2021年欧洲杯,海信的海外销售收入从196亿元增长到725亿元,海外收入占比从不到20%上升到41.3%,海信的全球知名度从37%上升到59%。而2020年vivo进入欧洲6国,还成为欧洲杯官方合作伙伴,一年时间,vivo欧洲市场份额的年增长超过了两倍。

  专家指出,这个纠正来得正当其时。一方面,目前多地的财政已经很难再支撑一轮又一轮全员核酸,近期多地开始对核酸收费就是证明;另一方面,随着过去一段时间的常态化核酸普及,一些地方的核酸检测实际上已经陷于低效甚至无效。

许雅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