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买基金 变“难”了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7 08:37:14

  “我原先在某银行的风险评级为4级,能够 购买其代销的5级风险评级的基金产品,但近日我无法再购买此类高风险产品了。”北京市西城区投资者汪洋(化名)向记者

  记者了解到,这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对投资者在基金产品购买方面的适当性管理有所加强

  加强基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北京市西城区的投资者安吉(化名)表示,她在某股份制银行的风险评级为A3稳健型。今年2月末,她通过该行的手机银行APP定投了一款R5风险评级的基金产品。在操作过程中,该行只是向她发送了关于超出风险评级购买的提示短信,表明若未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定投计划将继续执行。

  “我当时并未有任何动作,之后成功进行了三期周定投。”安吉说。然而,到了3月20日,她收到了定投计划执行失败的短信。

  由于安吉仍然对这款基金产品颇为偏好,她再次尝试通过手机银行APP进行购买操作。但这次,购买流程变得不那么顺畅了,因为银行要求她进行录音录像。

  “银行提醒我,由于我所购买产品的R5高风险评级超出了我的风险承受能力,为了维护我的权益,将对我的基金购买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安吉说。

  而另一家股份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今年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更严格了,尤其是在基金购买方面。以前投资者购买基金不会严格遵循对应的风险评级,但是今年要购买高风险基金产品,投资者必须满足相应的风险评级。”

  对于适当性管理趋严的原因,该理财经理表示,去年基金市场表现不佳,投诉以及相关纠纷较多,因此进行了调整

  强化投资者保护

  有投资者表示,如果想买高风险评级的基金,是否可以通过多次进行风险测评来满足要求?银行方面表示,虽然投资者可以进行多次风险评估,但每次评估的结果都会被系统记录,并作为判断投资者是否适合购买相应风险等级基金的依据。

  记者梳理发现,各家银行风险评估频次各有不同。如工商银行每天最多可进行2次风险评估,每月最多5次;民生银行每天最多可进行2次风险评估,每年最多可进行3次风险评估;招商银行每天最多可进行2次风险评估,每年最多8次。

  为了防止银行客户经理蓄意诱导客户进行高风险定级、推销高风险产品,银行也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比如投资者购买了产品,系统检测到该投资者往前追溯七天内进行了两次风险评级,且第二次高于第一次的风险评级,那我们会要求分支行进行自查。”某股份行财富管理部人士告诉记者。

  “如果客户单日内进行两次风险测评,系统会发出警示,并排查到相应理财经理。”另一家股份行人士表示。

  主力资金加仓名单实时更新,APP内免费看>>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凌辰

  作为铁路宁波站服务和接待旅客的“窗口”,站长热线自2022年6月启用后,已受理旅客来电600多件,其中咨询类300多件、现场帮扶类150多件。

  2022年,江西预计GDP增长5%左右。江西提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

  澎湃新闻记者还从民航出行服务平台“航旅纵横”获悉,春运至今(1月7日至1月15日)国内航线实际执行航班量超过10万班次,比去年春运同期增长近21%;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超过1030万,比去年春运同期增长近36%。

  体验活动结束后,外国友人表示,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后,他们对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和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感到震撼。

  “主题实践开展以来,湖州的干部更加自信、发展更具张力、作为更显担当。”陈浩说,眼下的湖州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包括主要指标的稳进之势、城市能级的跃变之势、内生动能的积蓄之势与干部队伍的争先之势。接下去,将继续系统谋势、扎实蓄势、全面起势,推动城市势能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劲动能。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16日电 (记者 郭军)记者16日从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珠江水运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的态势。其中,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过闸货运量逆势增长,达到1.55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97%,连续三年超过1.5亿吨。

叶志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