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设计建造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在山东青岛正式入列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7-07 00:13:00

  中新网青岛 7月5日电(胡耀杰 王禹)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简称北海局“极地”船)入列仪式5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举行。该船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

  据介绍,北海局“极地”船于2022年11月开工建造,2024年6月24日建成交付,船长89.95米、型宽17.8米、型深8.2米,设计航速15节,满载排水量达5600吨,定员60人,自持力80天,续航力为14000海里,可满足无限航区航行需求,获得PC6极地冰级附加标志,可在1米厚当年冰区中以2节速度破冰航行,冰区航行水下辐射噪声控制水平优于中国船级社UN2级声寂标准,极大降低对海洋哺乳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北海局“极地”船搭载多种海洋调查设备,能够同步承担大气、海冰、三维水体、地球物理等海洋环境的综合观测调查研究任务。该船还搭载有无人机、无人船和水下自主机器人等三大国产主力科考辅助先进装备,依托中国自主卫星网络系统,具备空、天、海、冰、潜综合一体化的科考能力。

  新入列的北海局“极地”船继承和延用了北海局原万吨级极地考察功勋船“极地”船舷号。原“极地”船自1986年首航至1994年退役,先后六赴南极,为中国南极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传承和弘扬老一辈极地工作者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传统,北海局将三大国产主力科考辅助先进装备,分别命名为“拼搏”号气垫测量艇、“求实”号水下自主机器人、“创新”号重载燃油无人机。

  入列仪式上,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局长杜继鹏和副局长孙利佳分别向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技术中心和北海局“极地”船授旗。杜继鹏宣布该船正式加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船舶序列。

  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技术中心主任、高级船长陆会胜表示,新入列的北海局“极地”船将服务于中国海冰等海洋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冬季可航行于黄海、渤海海域进行冰区海洋环境监测调查,兼顾冰区救助。同时,该船具备夏季极地海域科学考察能力,能够丰富中国冰区科考装备平台体系,是中国极地考察的重要新生力量,也能够助力青岛打造成为大洋、北极科考保障中心。(完)

  周忠和强调,修改课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如今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到了大家必须讨论的阶段了”,教育部门需要召集地理学专家,还要征求地球科学专业的学者、中学地理老师等一同商讨。

  在“小张说事”“马洪亮”“高冷”等多个直播间,自称“儿子们”的主播自导自演“苦情戏”,通过帮人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的剧情,博取老年人的同情和信任,再将普通食品当作治疗疾病的“神药”卖给他们。

  重庆某三甲医院的一名医生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兼职卖烤肠、卖红薯的医务人员实际上属于少数,“多点执业这种方式还是会有的。”

  张军说,“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丰富内涵、更高水平的需求,我们的能力素质确实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但提升的质效赶不上人民群众需求的增长,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此前在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要“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示范”。2021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素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试点布局要“优先考虑选择改革需求迫切、工作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群、都市圈或中心城市等”,试点期限为2021-2025年,试点内容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和资源环境六大要素。

  2013年4月起,教育部专门委托相关部门,调研地球科学基础纳入中学地理课程的可行性。面向大中学、出版机构500多人的问卷调查中,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高中地理科学基础薄弱,需改进或加强,近90%受访者认为初中的相关教育不足。受访者普遍认为,地球科学知识“实用性不强”,内容设计趣味性较差,与国外差距较大。

黄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