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天下石,惠安雕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9 07:28:12

  中新社泉州6月8日电 题:天下石,惠安雕

  中新社记者 林玲

  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人声鼎沸的街头,高高低低的石制佛像正准备送往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石雕店前,孔夫子、贝多芬、鲁迅等中外名人穿越时空“相聚”……

  惠安石雕作品和技艺已在海内外广为传扬。泉州洛阳桥、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石雕等均是惠安石雕工匠的杰作;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马丁·路德·金雕像、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的郑和雕像,东南亚各国的建筑、佛像、碑刻,也闪烁着惠安石雕的艺术光辉。

  2006年6月,惠安石雕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目前,惠安县有惠安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7名,惠安所产石雕占全国30%以上,且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中东、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

  “天下石,惠安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石雕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国文,这样形容其研习近40年的石雕技艺,“历史悠久,包罗万象,精雕细琢,万众一心”。

  在惠安县豪翔石业的石雕工坊中,锤击石块的声音不绝于耳,石屑飞舞间工匠们手中的作品逐渐成形。

  “为什么说惠安石雕包罗万象?”刘国文手持工具,对自己的作品修改着,“因为惠安石雕的丰富内涵体现在其创作手法上,在惠安石雕技艺体系中,多种雕法并存,如圆雕、浮雕、影雕等等”,一件完整的石雕作品需要多种技巧搭配。“惠安石雕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工艺精湛,形成了精雕细琢、纤巧灵动的雕刻风格,并与建筑艺术相伴同在,生息共存。”

  “石头雕出万物,也成为万物。”在刘国文看来,惠安石雕能够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石文化,正是因为当地人的群体智慧和无限创造力。

  惠安石雕小者精微细巧,一人即可完成,可托于掌中玩赏;大者雄伟壮观,需上百人共同创作数月,装配时需动用起重设备。在过去没有机器助力的年代,石雕的生产和吊装更需要无数工匠的努力和付出。

  “惠安石雕蕴藏着坚韧不拔、勇于挑战、众志成城的精神内核,由一代又一代惠安工匠历经千年积淀而成。传承是我们肩负的使命,石头在,惠安工匠就在。”听着师父刘国文的教导,“80后”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蔡卓宏也是这样做的。

  电商、直播、短视频平台……惠安老师傅们不熟悉的网络平台成了蔡卓宏的新“赛道”。在他的工作室内,几乎每天都有直播,向世界展示惠安石雕的技艺与精美。

  来自陕西的“00后”曹中正通过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惊鸿一瞥”而来到惠安,师从蔡卓宏,立志成为石雕匠人。

  “刚刚开始做石雕比较生疏,手指也经常受伤,但当石头可以按照我的想法成为一件作品时,真的很有成就感。”曹中正已参加过全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比赛,并获三等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像师父那样的工匠,参与一些大型建筑的石雕创作。”

  在石雕工坊中,刘国文手拿工具为年轻匠人做示范,身边是蔡卓宏和曹中正。正是师带徒,让惠安石雕的技艺千年传承不止步。

  漫步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泉州洛阳桥,细看留存至今的千年石雕,犹可见宋代惠安工匠一凿一雕间注入石头的巧妙心思。那一声声沉闷的雕凿声,至今仍在惠安的石雕工坊中回响。(完)

  此外,山东、广东等地还明确把互联网诊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包机出海”几度刷屏。从苏州、南京到无锡、南通……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江苏各地陆续启动海外包机服务,掀起一股拼外贸、抓商机、招项目的热潮。近日,南京等地又陆续将“包机出海”期间的临时举措固化为政策,助力外贸企业和商务团组“无忧出海”,施展拳脚应对市场变化。

  按照旅客出行规律,<strong>2023年春运高峰期为腊月廿八(1月19日)、腊月廿九(1月20日)、除夕(1月21日),这三天的车票分别于1月5日、1月6日、1月7日开售。</strong>

  瑞银也最新上调了2023年3月、6月、9月及12月欧元/美元的预测值至1.02、1.05、1.07及1.1,原来分别为0.96、0.98、1及1.04。欧元区通胀已超越美国,而且降温的迹象温和,机构认为欧元现在可能会回吐近期一些涨幅,但随着周期发展及欧洲央行展示其控制通胀的能力,欧元在2023年有望逐步反弹。瑞银同时上调明年3月、6月、9月及12月英镑/美元的预测值至1.16、1.21、1.24及1.3,原来分别为1.1、1.13、1.16及1.21。英镑在英国首相苏纳克上台后强劲回升。英镑现已反映过去多年的经济问题,一旦国内和全球增长进一步正常化,机构认为英镑从当前水平反弹的潜力是相当强的。

  《客家祖地与台湾》共有十章,具体是:《闽西客家人迁台动因与迁徙环境》《迁台闽西客家人的数量与分布》《在台闽西客家人的宗族组织方式》《在台闽西客家人的社团活动形式》《在台闽西客家人的民俗和民间信仰》《在台闽西客家人在台湾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在台闽西客家人在台湾文教事业上的建树》《在台闽西客家人与台湾其他族群的互动》《台湾闽西客家人与闽西祖地的交流》《闽西客家人在台历代主要知名人士》。(完)

  李家超表示,1月8日起将实施首阶段“通关”,每日最多6万名港人从海陆空不同口岸“过关”进入内地,其中约5万人可经陆路口岸前往内地。港澳码头、机场、港珠澳大桥不设人数限制。

阮素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