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揭示晋南唐代佛教传播价值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27 23:17:59

  中新网太原6月27日电 (记者 李庭耀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7日对外公布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发掘资料,这是一处以唐代为主的摩崖造像,且是临汾地区乃至晋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群,对研究晋南唐代佛教造像以及密宗信仰来源和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8月至12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霍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对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清理,并对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研究。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西南7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山崖上,山势南北走向,像分布于长34米、高约12米的崖面,分布面积约300平方米。造像中部以北保存较南部好,北部以体型高大的倚坐佛为主尊,周围分布约110龛,存在避让、打破、借用关系。

  同时,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共发现20处题记,大多保存较差,时代集中在唐开元年间至天宝年间,较早的题记时代为开元二年、开元五年、开元十一年,天宝年间有天宝三载、天宝十四载,最晚的题记时代为明正德三年。题记涉及人名、官名、地名、佛(菩萨)名称等。

  另外,霍州千佛崖至少有五处线刻图案,位置比较集中分布在崖壁中部及偏下,保存极差,图案内容均为礼佛供养人,有男有女,手执莲蕾 、行炉,多行跪坐、胡跪之礼。

  考古专家认为,根据雕刻状况以及存在的题记判断,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以本地官员为主的民间信徒开凿的功德龛像群,反映了当时此地民间信仰比较兴盛的情况。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共有五身十一面观音像,其中四身保存完整,是十分重要的密宗信仰造像。山西除霍州千佛崖发现十一面观音造像外,目前仅在太原天龙山石窟发现有十一面观音石像,但二者的十一面排列方式不同。

  考古专家认为,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山西中南部尤其是汾河中游分布面积最大、单体造像体型较大、内容题材十分丰富的佛教石刻造像群,保存完整的十一面观音造像对研究密宗思想在中原内地的传播范围、途径、来源,尤其唐代山西密宗的空间分布和时间途传均是极其重要的研究材料。(完)

  “不能光说好,您多提建议,我们才能进步。”潘渊接着问。沉默片刻,陈常时放下手中的筷子,“我有点担心,食堂一顿饭只收十来块钱,就算我们自己做也不止这个价格。你们还有房租、设备、人工等成本,能长期做下去吗?”

  1962年7月,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但由于外籍医务人员的撤出,阿尔及利亚面临缺医少药的困难境地,随即向世界发出紧急医疗援助的呼吁。1963年1月,中国第一个对外宣布派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开启了我国援外医疗的历史。

  地震发生后,叙利亚外交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助叙应对灾情,但美西方并未予以正面回应。叙总统特别顾问布赛纳·沙班在接受英国天空新闻频道采访时说,“西方只关注恐怖分子所在的地区、‘白头盔’所在的地区,对多数叙利亚人民生活的地区毫不关心”,叙政府根本没有收到西方的援助。

<strong>  能否留住买房人有待观察</strong>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疗队员致以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11日电(吴家驹)“我要穿越这片沙漠,找寻真的自我,身边只有一匹骆驼陪我。”“漫天黄沙掠过,走遍每个角落,行走在无尽的苍茫星河。”歌曲《沙漠骆驼》中的歌词是对于骆驼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写照。

王乔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